一、学校概况:
奉贤区老年大学创办于1992年3月,原名为“上海市老年大学奉贤分校”,由原奉贤县教育局主办,奉贤县教育局退管会承办,校址设在奉贤县教师活动中心,两间教室,120余名学员全部是退休教师。
2004年底,奉贤区委、区政府决定重组老年大学,将原南桥镇政府用房(5000余平方米),无偿调拨,辟为区老年大学和区老年活动中心用房,区财政3次拨款共600余万元,改建了校舍,添置了设备,经区编委批准,奉贤区老年大学与奉贤区老年活动中心合署办公,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老年大学设校务委员会,配校长、副校长3 名。另设办公室、财务室、教研组、校刊编辑室等机构,业务管理归区教育局,行政领导由区民政局负责。相互配合默契,工作协调,确保老年大学运作规范,事业兴旺。
学校设古汉语、外语、书法、书画、手工艺、戏曲、保健、电脑、舞蹈、音乐等28个专业,共开设60个班级,学员人数1800余人,学籍人数2460余人(一个学员报2 一3个专业)。
二、经验与特色
1 、领导重视。区委、区政府把办好老年大学列入自己的工作议事日程。区委书记、区长、分管副区长每年到校检查工作,及时解决学校重大问题。一是大手笔调拨办学资源,二次无偿调拨房源达5000余平方,财政拨款600余万元筹建老年大学。二是解决学校的编制问题,在机构改革,编制紧张的情况下,区编委把老年大学列入事业单位编制序列,为办好老年大学奠定了基础。三是落实办学经费确保学校正常运作,区老年大学每年由财政下拨办学经费,人员经费160余万元,解除办学人员的后顾之忧,对提高教育质量有了物质上的保障。
2 、科学管理创特色。坚持“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营造“欢乐、和谐、文明的校园氛围”,突破制约老年大学发展的各种瓶颈,创特色,树品牌,使奉贤老年大学有序快速发展。
( l )针对老年人特点办学,老年大学的学员求学是为了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需要,是实现终身教育的需要。让老年人学习的同时,乐起来,动起来,跳起来,唤起他们的梦想与激情,实现老年人精彩美好的愿望,使老年大学越办越兴旺。
( 2 )建立制度,抓好管理。老年大学专门制定了一整套制度,如校长工作职责,教务管理职责,班长工作职责,教师职责,学员守则,财务制度,会议制度,师生评优奖励制度等。学校以制度管人管事,使各项工作稳健发展。
( 3 )尊师重教,聘好教师。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老年大学无教师编制,依靠社会教育资源来解决师资问题。学校从教育、体育、卫生、文艺社团等部门选聘有奉献精神、同时又有扎实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担任老年大学教师;学校在政治上、物质上尽可能地照顾他们的切身利益,调动他们为老年人奉献服务的积极性。有一批乐于奉献忘我工作的教师,老年大学有了坚强的基础,学校自然会兴旺发达。
( 4 )抓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建立教研组,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深化教学改革。通过听课、评课,提高教师的讲课水平。走出去,学习兄弟校的经验;请进来,交流经验、博采众长,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学校还经常召开学员座谈会,开展对教师、班长的测评等广泛征求学员的意见,及时纠正办学中不适应的方面,推进老年大学教学的健康发展。
( 5 )充分发挥班长的作用。我校60个班,2463名学员,规模大,但专职的仅二名校长及聘用的二位老同志,不设班主任,而班级管理主要靠班长,他们工作积极,处处以身作则,关心学员。既是学习中的尖子,又是老师的助手,更是学校联系学员的桥梁。他们是联络员,是管理员,又是服务员。有了他们,班级工作有条不紊。学校对班长们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每年组织旅游,发给电话费,评优表彰等,使他们尽心尽力工作,成为学校一批不发薪水的“基层干部”。
三、老年大学发挥在老年教育中的引领、辐射、示范作用
近年来,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如何发挥老年大学的引领、辐射、示范作用,采用“办分校”、“办班”、“委派老师”、“办讲座”,参加市、区各类文艺汇演,参加市、区组织的各类征文比赛、论文比赛。组织老年艺术团下乡、免费为社区居民、村民演出等活动,融入社会,带动全区老年教育事业向纵深发展。
四、学校运用自编教材与外购教材相结合,提升教学质量
1 、学校杜绝无教材上课的现象发生,坚持用自编教材与外购教材相结合的办法,使各个班级各类学科教学有教材,上课有规划,提升了学校的教学质量。
2 、为满足老年人需求,今年以来,开设了古汉语班、英语中级班等文化类班级,古汉语班采用北京出版社出版的《 老子庄子》为教材,英语班老师编印了世博用语教学员,受到老年学员的欢迎。
3 、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则担负起编写教材的作用,如折纸班徐菊洪老师,已出版过折纸1一6册,近来还打算再出版1一2册,充实和发展了教学内容。
五、制定老年教育十二五规划,切实把区老年大学办好
根据十二五规划,奉贤推出新城建设,届时户籍人口将超过100万,老年人口也将达到25万余,比现在翻番,届时老年大学更显拥挤。谋划未来,第一要办好分校,改善办学条件。第二,教学内容趋向多样性,除现有课程,加设国际问题研究、政治经济研究、写作、古诗词等高层次学科,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老年教育的天然使命,就是要让老年人摆脱生活的寂寞,消解生活的孤独,使他们生活更加丰富充实,提高”老有所为”的能力。为此,我们将不懈的努力,把奉贤区老年大学真正办成市级示范性老年大学。
(奉贤区老年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