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学习网 上海老年人学习网
今天是2025年09月14日,上海:
首页 > 信息中心 > 信息详细
我们敬重吴蓓蕾老师
2009年03月18日 来源:上海老年大学校报 浏览次数:101
    古人云:人生能有良师益友乃一大幸事。照这么说,我们上海老年大学古筝三甲班的同学都成了幸运的人儿喽!因为我们有缘遇上了一位既年轻漂亮又受大家敬重的好老师——吴蓓蕾。
    吴老师的教学方法很适合我们。她寓教于爱之中,寓教于我们的快乐之中。她视学员如亲入,富有亲和力。她能懂我们这些不同年龄段学员的心理、生理特点而因材施教。对年纪大的学员在还琴时,不正面观察,而是悄悄地走到背后细心倾听,深怕老年人紧张而找不准弦。对年轻些的、弹奏比较好的学员则示意慢点弹。无论谁在弹奏中出错时,她总会轻声细语地、用非常幽默的语言指出,让人能愉悦地接受,加深记忆。记得有一节课讲新记号小音圈③,一位同学不加思索、脱口而说:“那是三”(其实应念“迷”),只见老师笑得眯成两弯月儿的丹凤眼打趣地说:“哎呀,还三、六呢!,都教你们两个多学期了,真让我伤心啊。”说得大家畅怀大笑,那个同学更是笑个不停。大家也就在这笑声中对这个小音圈加深了印象。因为娱乐中的思维是最积极的思维,比那些枯燥的陈述效果要记得牢。
    吴老师的教学风格和方法细致而严谨。每教一首新的曲子,先把曲子的重点、难点反复讲、反复示范,甚至手把手地教会每一位同学,吴老师还是一个坦诚无私的人,她把自己多年积累的弹奏技巧、窍门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使我们在弹奏的过程中少走弯路。
    辛勤的耕耘必然会获得丰硕之果。在吴老师的教授与影响下,同学之间互敬互爱,在学习上互帮互学,班长毛亚莉每个周一都要请班上两位年纪最大的同学到家练习。大家不但演奏水平有了质的飞跃,而且我们班已形成了一个团结友爱、和谐的集体。
                                        (古筝三甲班  关国清)
热点推送 更多>>

   线上线下同步创新意  体验智慧生活

老年教育数字化转型  智能知识科普


洞泾社区学校根据老年人面临的数字困境和日常生活需要,通过线上线下课程相融,开设“智能手机的应用”、智慧生活等系列课程和培训,有力帮助了老年人告别“数字恐慌”,让老年人更好地跟上时代、享受数字红利。


强海祥老师是一名中共党员,囯家二级演奏员,2012年从江西采茶剧团退休后回沪定居。退休后的他,热心公益事业,参加各类团队活动,甘当志愿者,发挥余热,默默无闻地实现着他的人生价值。

12月14日下午,“悦读泗界”项目实施研讨会在学校207会议室召开。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王玲、泗泾成校校长侯爱萍、副校长占克明以及部分社区(老年)教育教师参加会议。

为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和城市发展,提升文化素养,新虹街道特开展“行走修身 文明实践”人文行走系列活动。告别城市的喧嚣,行走于美丽的乡村,换一种角度感受城市的发展,国家的强盛;去赏阅万千书卷,让思想飞跃空中,品味人生,沐浴文化;走进剧院,去感受美轮美奂之所演绎的精彩绝伦,与美好相遇,与艺术相聚。


营造校园朗朗读书声

              体验班先入“微信读书”


如何教育第三代,如何和第三代有效沟通,一直都是困扰广大爷爷、奶奶们的烦恼之处。为此,在长桥街道及长桥社区学校的指导下,汇澜园居委,组织小区居民共同观看了《乐学大讲堂》的讲座直播,现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张民生研究员,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生动的讲座。


3月15日下午14:00,湖南街道16个居委学习点、以及敬老院、邻里会分别在各自的活动室登录“上海老年人学习网”首页在线点击收看了上海远程老年大学首场《乐学大讲堂》直播——《谈谈第三代教育》。

今年2月28日,国务院公开印发了《“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现摘录其中的第八章第一节,关于“发展老年教育”的论述,供广大师生学习、了解。

安亭镇社区学校报道,4月6日上午,由安亭镇学习型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共同组织策划的“书香双城·共享学悦”读书月开幕式活动准备会,在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社区教育中心顺利举行。
访问人数 :
联系电话:021-64837223
时       间:上午8:30-11:30;下午1:00-4:30(工作日)
地       址:上海市徐汇区钦州南路500号5楼
邮       编:200135
上海远程老年大学
2016 ©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520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