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动”松江城“穿越”武康路
作品《我爱您武康路》搬上了市民朗诵与演讲颁奖展演的舞台
“像一位厉尽沧桑的百岁老人,守望在徐汇区的东北角。像一座生机盎然的古老公园,开放在大上海的西南方……”11月8日下午,上海市民文化节朗诵与演讲大赛颁奖展演暨第八届上海朗诵艺术节开幕式的舞台。来自湖南社区两位年长的社区居民,美藉华人张菁女士、毛国治先生带来的朗诵作品《我爱您武康路》获得了全场一次次热烈的掌声,完美的演绎从七千多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荣获了“优秀市民演说家”的称号。
两位年长的社区居民用自己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态度,凭借着扎实的语言功底,优秀和厚重的文学素养,深情地朗诵了这首在武康路居住了半个世纪的88岁离休干部邹浩泉老人创作的作品。朴实的语言、浓厚而质朴的情感,写出了这条百年老街所经历的风云突变,和作者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武康路的热爱,印证了一位耄耋老人和一条马路的故事,这也是一条他和他的妻子彼此相爱直至相守的街区。邹浩泉老先生最大的梦想就是希望有人能将他的作品搬上舞台,在舞台上朗诵给大家听,让更多的人能更了解湖南街道的武康路。
在现场圆梦的舞台上,伴随着悠扬的音乐,张菁女士、毛国治先生坐在长椅上,老式的路灯旁耸立着武康路的路牌,整个舞台情景交融,随着身后播放的一幅幅老洋房的照片,将作者的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同时也唤起了现场观众的情绪,听着两位的朗诵,仿佛自己也漫步在武康路,穿梭在那一栋栋老洋房中。毛国治在接受上海电视外语频道记者采访时说:“他们这次不单单只是朗诵,而是通过朗诵将有名的历史名街武康路介绍给全上海,介绍给全中国,介绍给全世界!”
张菁和毛国治他(她)们用心吐字,用情发音,或抑扬顿挫、或铿锵有力,或委婉动听,服装搭配、面部表情、身体姿态配合有致,“老夫妻”组合,配合默契,形式新颖,不落俗套。情与景的交融,增强了舞台的表演性,令人耳目一新,引起評委和观众强烈共鸣。
此次上海市民朗诵与演讲颁奖展演,让细雨中的瑟瑟秋日显得暖意融融,因为展示的每一首作品,都是那么令人感动,直击心扉。这些作品都是由市民演说家们自己创作或改编的,讲述的都是自己身边的故事,质朴中充满着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对职业的忠诚,对梦想的执着,对亲人的真爱,和对祖国、对家乡、对生活的这座城市的眷恋。同时,此次比赛也更接地气,不仅把展演场馆安排在了离老百姓“最近的地方”,朗诵演讲大赛上的“优秀演说家”也都是从基层中走来”。上海市群众艺术馆肖烨缨馆长无不动情有感而发。正如她所说:我们需要“真善美”,其实“真善美”就在我们身边,而我们的市民才是真善美的讲述者、传播者。上海市民文化节为普通市民、不同人群圆梦构筑了舞台,让每个市民也能通过优秀原创作品“高大上”地演绎出普通人的平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