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5日,石湖荡镇新源村经组织发动、乡村自评、社区学校推荐、社区学院初评、市专家评议和公示等环节,被评为“上海首批学习型乡村”。
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新源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美丽学习型乡村。
一、党建引领,构建乡村四治一体新格局
新源村坚持以党建工作为引领,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百姓生活。自2015年起,开展了“新源五微课堂”活动,以“微讲堂”“微沙龙”“微公益”“微故事”“微摄影”的“五微”活动为平台,构建了自治、共治、德治、法治的“四治一体”新格局,进一步丰富村民活动内容,凝聚人心、增进共识。
二、夯实基础,推进美丽学习型乡村新画面
为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新源,新源村紧紧围绕 “五美”总体目标,开展“美农宅、美庭院、美农田、美路网、美河道”系列工作;完善学习硬件设施,具体包括老年棋牌社、悦读室、土布工坊、老年远程收视室、农家书屋、田间课堂等涵盖社区图书馆、运动场地、远程收视室、智慧健康教育体验室等学习活动场所,稳步推进美丽家园、绿色田园、幸福乐园建设,为居民提供丰富的学习平台。
三、找准特色,建设新时代学习新阵地
1.依托蓝布工坊,形成“魅力新源”。新源村把培育乡风文明建设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关注农村弱势群体,结合松江本土文化纺纱织布文化,打造新源村蓝布工坊。2.依托农家书屋,营造“书香新源”。新源村农家书屋作为上海书展仅设的6家农家书屋分会场之一,积极组织村民们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营造“书香新源”的良好氛围。3.依托乡规民约,乡土文化服务乡村治理。石湖荡镇社区学校整合资源,根据每个村居学习点的资源,发挥乡村退休教师、老党员、退休干部的作用,制订涵盖社会公共道德、村规民俗、精神文明建设、学习型家庭等内容的村规村训,将新时代核心价值观、新农村乡风民俗纳入其中,使之成为农村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行为规范。4.依托社会学习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以曹林坤机农互助社会学习点为学习阵地,采取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授课形式,组织家庭农场主、返乡创业青年等人群不仅学习农学知识、操作农用机械设备,以此提高农机从业人员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培育新型农民。同时还作为石湖荡镇农业文化体验学习点,从2017年开放至今,接待近5000人次的参观体验学习。
随着学习型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学习活动的不断丰富,居民从漠不关心变成了观望者,从观望者变成了参与者,从参与者变成了出谋划策者,村民学习积极性高涨,主人翁意识日益增强,主动参与社区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