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开展团队建设,组织骨干学习,切实落实有序管理
以上海开放大学王伯军付校长题为 “以科学武装头脑,以人文养护心灵”的讲座和上海学习指导中心姚爱芳主任的“团队管理与有效沟通”的教材以及华东师大张俊华博士“团队文化建设的理念与行动”的团队建设理论,为我们团队骨干学习的主要教材,
目的是通过讲座,学习讨论,吸收消化,提升团队骨干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素养,充分发挥团队骨干的正能量,进一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以科学的态度,群策群力,把团队引向管理有序,沟通有效,品质高尚,目标明确,不断创新,持续发展的轨道上。
二,组织参观陶行知先生纪念馆,学习教育家行知先生奉行的“提倡新教育,改革旧教育,推行平民教育”宗旨和“爱满天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精神。
目的是发扬我们团队在社区多年来免费培训居民学习电脑知识和电脑技能,进行科普教育,组织居民开展有益的文体,娱乐,旅游等活动的优良传统,引导居民快乐,学习,健康每一天。
三,召开计算机技能乐学分团和文学艺术乐学分团全体老师的“转型发展恳谈会”,
目的是统一思想,围绕转型发展的主题,讨论研究在即将开放的东方社区信息苑大场镇信息苑的新环境下,如何“拥抱曙光,再度创辉煌”;如何“坚持公益,课程简练,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基本方针;如何办好新的格局,新的高度的“草根学校”,造就一批德,智,体(快乐,学习,健康)全面发展的时尚老人。
四,积极参与“上海市宝山科协万人科普培训项目的建设”全力以赴,在区和镇科协的指导下,不折不扣地完成项目所规定的培训任务,让更多的社区居民,参加和接受科普培训。2014年末(2015年初)组织学员进行“我的科普梦”科普培训成果作品展。
五,在葫芦丝旗袍演出队基础上,打造出一支有文化教养,有艺术修养,会电脑,会创作,会写作,会摄影,会宣传,会唱歌,会乐器,会画画,会剪纸,会体育的“全能”骨干队伍。体现生活高质量的老年人在终身学习的氛围中,生活更美好,圆梦更出彩。成为联谊会的形象代表,成为社区终身学习的典范,成为带领社区居民终身学习的先锋队。
六,积极参加上海老年大学发起的征文,绘画,摄影等展示竞赛活动和上海市蓝桥杯多媒体科普ppt传播创作及宝山区“我的绿生活”等各类竞赛活动,努力争取蝉联五届摄影先进支会称号,激发学习热情,让更多的社区居民分享学习成果,分享出彩的快乐。
七,遵照宝山区组织开展百姓公益课堂“建智慧城市 做智慧市民”培训活动的精神,在大场镇社区学校的统一规划下,积极展开“建智慧城市,做智慧市民”的学习活动,结合正常的教育活动,增加智慧的城市需要智慧的市民,智慧的市民则需要拥有智慧的“信息化理念”、“信息化知识”和“信息化技能”的培训内容,把我们的团队建设成一支由一批智慧市民组成的有文化内涵又有艺术氛围和具有信息化知识的“智慧团队”。
八,为了推动终身学习的持续性,稳定性,满足市民多元化学习需求的需要,建立学分银行是完善上海市终身教育体系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在我们联谊会新建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快乐大场中老年联谊会学分银行辅导小组”,在区社区学院、老年大学,社区学校的统一管理中,存入学分银行,作为学习者积累在学分银行的文化休闲教育学分及其他学习成果,作为激励市民终身学习的依据。
九,继续开展第七届挂历大比拼活动,年底(新年初)举办检阅我们的学习成果的“智慧人的中国梦”综合性(包括摄影,多媒体,文学,艺术等)汇报展示,
十,继续保持,加强和开拓共建文明单位:大场成人中学,九九关爱网,东方社区信息苑,解放军八五医院,上海德济医院,大华集团华客会,大华社区报等单位的联系,延伸学习知识和密切社会联系,使团队在社会的帮助下,把民间社团终身学习的工作做得好,做得快,做得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