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化浪潮下,当陇西村被全部征地动迁,“陇西村”的组织结构、经济成分等发生深刻变革的时候,党总支部提出造就“百年陇西”这一目标,是摆在全体陇西人面前的一道宏大课题。它不仅涉及到经济政治社会,也包含思想文化和历史,是一项系统工程。随着陇西村原十八个生产队被陆续征地动迁,陇西村的地域地貌,陇西人的生产生活,陇西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等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革和变化,不及时记录、收集、整理、保护好大变迁进程中的史料,就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百年陇西”;在价值观混乱,能引起共鸣,唤起良知的主流价值观尚未真正构建起来深入人心的时候,不开发利用好这些史料,就无法让后人感知陇西进步与发展的每一个步伐,每一次“心跳”,唯有让后人了解历史,熟悉历史,缅怀历史,才能达到忆苦思甜,忆苦思进,以史为鉴,资政育人的教育目的。为此,开发利用反映陇西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的史料,组合起来形成村史陈列室,就能成为广大群众追忆历史、接受教育、提升境界的思想和宣传阵地。
陈列室按照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四大板块布局经过历时三个月设计装潢,涵盖了荣誉窗、发展窗、史料柜、文化墙等陈列设施。充分利用陈列设施,将文字、图像、数据及部分实物按照“四大”板块的要求精心制作集中布展,成为陇西史的缩影,凸显了史料的丰富性、多样性、观赏性和可读性、教育性。
党总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开展学习参观活动并对陈列室的布展提出意见建议,同时还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将自己珍藏的反映陇西村、陇西人发展变迁的史料不断挖掘贡献出来,分期在陈列室展示让全村人共享。
作为党建项目化的一个课题,陈列室的建设为全村人民提供了一个追忆历史,缅怀前辈的教育阵地。步入陈列室犹如走进了历史和时间的隧道,岁月的沧桑、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前辈的功绩生动地呈现在了大家面前,让大家进一步看清我们是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才走得更远更好的。
回望历史,许多人感悟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道理,更应喝水不忘挖井人!前辈们前赴后继为我们奠定了扎实的物质和精神基础,面对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大家更应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以继往开来的精神聚精会神把事业做大做强,以无愧于历史,无愧于后人!
陇西的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经历了曲折艰辛,前辈们在漫漫征程上始终怀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面对经过奋斗得来的丰硕成果,面对即将到来的挑战,我们通过回望历史进一步凝心聚力,提升士气,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更加坚实的步伐去攻坚克难走向新的更大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