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大场成中快乐联谊会自主发展基地命名周年活动
五月二十六日,大场成中快乐联谊会举办了简朴而有意义的自主发展基地命名周年活动。
一大早,大家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来到陶行知纪念馆参观学习。我们都生活在大场地区,而陶先生一生中如创办山海工学团等许多重要活动都是在大场地区进行的,因此大家觉得分外亲切,陶先生“爱满天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话语更是深深地印记在心。
随后,举行了自主发展基地命名周年畅谈会。教导员虞琪儿老师首先发言。她在总结自主发展一年的成绩时说:“学习、演出、活动是我们这个团队的三个法宝。”具体说来,学习就是以为电脑基本点,学习科普广告制作,学习挂历制作,学习PPT制作,学习微电影制作,并穿插摄影学习,手工剪纸学习;演出就是以葫芦丝旗袍队为基本队伍,到敬老院送温暖慰问演出,下社区参加纳凉晚会演出,还到学校开展大手牵小手活动,教会学生吹奏葫芦丝后带领他们一起到敬老院演出;九九关爱网周年庆、大场成中摄影展、宝山区老年大学终身学习成果展等活动对外亮出我们团队的风采和成果,对内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最后,虞教导员赋六言诗一首:“寓教于乐愉悦,童心未泯精彩,乐学精神指导,我们年轻重现。”博得了阵阵掌声。
王继玲老师朗读的“这里为什么能展翅”的文章,阐明了转型发展一周年和民间自主发展基地命名一周年以及大场成中快乐联谊会易名一周年,这“三个一”是我们团队发展的里程碑,是我们腾飞的新高点。代表大家从内心感激学校须校长和各位领导以及大场镇社区学校顾老师,对于社区教育的理念和指导思想,给了我们团队力量和信念。为我们老年人提供了一个没有压力,只有动力,没有担忧,只有快乐,没有孤独,只有笑声,没有空虚,只有学习的乐学空间和宽松的环境。没有接缝,没有断层,没有裂缝,没有条件,只要是老人学习需要,一切都“在无障碍通道中通行无阻”的精典概括,把学校为老年人真诚温馨的服务,又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让我们倍感亲切。这也是“这里为什么能展翅”的答案。
接着,钱在芗会长说:我们打造社团文化的内涵是奉献、学习、展示、互动。1.延续十余年来的奉献精神是我们团队骨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无私奉献,追求贡献”是我们的方针,“一班一品”是我们的目标。2.学习是我们团队的灵魂,不仅自己学习,而且重要的是组织居民和带动居民一起学习。3.展示是我们团队转型发展的最大受益者。为了满足中老年人的学习欲望,我们做足了文章,千方百计利用一切机会,创造一切条件,为展示铺平道路,“一班一品”强调了学习的目的性、实用性和趣味性,把学习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4.互动为团队带来了凝聚力和生命力,通过互动,使团队各个分团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以学会友、理念延伸、交流取经是终身学习的“推进器”。钱会长还安排了下阶段的工作和学习:1.参加2005虹口区“共创文明城区,共享快乐科技”科普PPS创作传播活动;2.参加上海远程老年大学举办的“不可忘却的烽火岁月——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图片、征文展评活动;3.参加上海学习网(www.shlll.net)“弘扬传统文化,营造书香社区”第五届上海社区网上读书活动;4. 参加上海学习网(www.shlll.net)上海市民诗歌节暨第九届上海市民诗歌创作活动。
会上,大家就一年的工作、学习、收获、体会以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各叙己见,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大场成中的左副校长,社区办沈主任和大场社区学校的顾老师十分支持,这次活动对团队加强思想建设的积极意义,特地和大家一起参加了自主发展基地命名周年的庆典活动。合影时,站立在边角不起眼位置的几位领导,更加体现了学校对老年教育提供服务的理念和精神,以“无障碍通道”服务为己任的作为,实践了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名言。为我们做出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