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社会专题部,最近到上海来拍摄迎世博专题片——“生活万岁”。专题片分老、中、青三个部分,王晶导演把老年群体的拍摄定位在静安区老龄大学。
一个月前,王导等一行人来到静安区老龄大学。黄校长当即安排了在校的部分同学和王导见面座谈,同学们争先恐后,说出了自己退休后在静安区老龄大学学习的精彩生活和学习体会。何宇相同学说:他爱人原来是主任医生,退休后觉得很失落,血压升高情绪不佳,自从参加静安老龄大学《光影艺术》和《世界名曲欣赏》班学习后迷上了摄影和音乐,还跟着学校“疯子团”一起去旅游。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又是玩电脑又做DV,还经常参加同学聚餐……现在不仅身体好了,人也精神了。又如一位叫刘珊的同学,原来担任总经理,退休后无所事事,感觉日子难挨,每天缠着女儿谈心,排遣心中的郁闷。自从参加老龄大学学习后,打桥牌、旅游、玩电脑、学朗诵、跳健身舞、民族舞,每天从家里到学校路程来回要3个多小时也不觉得累,反而精神抖擞,现在连女儿家也没空去了。总之故事很多,而且每个都精彩。听了同学们的座谈,王导感觉既新鲜又精彩,大开眼界。回北京汇报后决定第二次来静安老龄大学实地拍摄。
静安老龄大学的同学们听说中央台来上海拍摄世博的专题片,人人振奋,全力配合。这次拍摄分三个部份,第一是拍摄个人;到秦连生教授家拍摄“上海老克勒”;到王文渊老师家拍摄教师生活;到黄亚奋校长家拍摄校长的精彩生活……第二是拍摄特色班级,王文渊老师教的《英语金曲》、姜中薇老师教的《世界名曲欣赏》。王导特别对《英语金曲》感兴趣。王老师有磁性的男中音,唱得和美国歌王平克劳斯贝不相上下。第三是拍摄本校“疯子团”的活动。这是最精彩的一块,能反映出我们当代上海老年人热爱生活、健康阳光、时尚优雅、博学多才的精神风貌。拍摄地点选在学员孙时荃家里,因为她家在松江泗泾云顶别墅,住宅面积较大,周围环境幽美。
在黄校长的精心策划下,整个活动由四块内容组成
1、拗造型——自制服装秀
2、百秒演讲——A:我爱“疯子团”的理由 B:我爱“老龄大学”的理由
3、歌声一箩筐:全体合唱“歌唱我们静老大”和卡拉ok
4、舞林大联欢
每项活动由专人负责,井井有条,忙而不乱。
是日,天气从高温中回落,天上淡淡流云,阵阵微风,使参加活动的30位同学个个神清气爽,意气风发。拍摄的每一档节目都很精彩。比如拗造型,这么多人要在几秒钟内,穿上自行设计制作的服装,摆出各自的姿态,自由组合,每次不同但又和谐自然,情趣横生。又如百秒演讲,事先也没有排练,尽管各说各的,但无一重复,妙语横生。黄亚奋校长说,“疯子团”是一个健康、快乐的金色团队,健康快乐每一天是我们共同的生活目标。大家生活在这个团队里,只有表扬,没有批评;只有鼓励,没有打击;只有快乐,没有妒忌;只有包容,没有挑剔;只有理解,没有怀疑;只有互补,没有拆台;只有奉献,没有索取。秦丹华说:老龄大学是一列始终输送爱与未来的奔驰的“列车”。在这“专列”上,相识的心,不相识的心,在一起编织着晚霞更灿烂的七彩图案,我们大家在美好中相遇,进而迸发出一个个鲜亮的心灵,演绎成一个个缤纷的追求。秦教授说在“疯子团”里,我们不是姐妹,但我们亲如姐妹;我们不是兄弟,但比兄弟更亲。我们来自同一个怀抱——静安区老龄大学。我们在这里快乐、健康地生活,我们把握今天,我们的笑容充满青春的骄傲,期待着明天会更好。
在歌声一箩筐里,大家齐声高唱《静安区老龄大学之歌》。衷心祝愿静安老龄大学越办越红火。最精彩的是舞林大联欢。孙时荃夫妇表演的国标舞华尔兹和探戈,十分到位。朱昭昭、朱天木表演的桑巴舞《燃烧的激情》热情洋溢,轻松自如;大家一齐跳的吉特巴,姿态各异,活泼风趣。拍摄组的几个小伙子,也被我们这群“疯子团”学员的热情、活力、阳光和才华所打动,增拍了好几组镜头。
最后王导要求再到花园里为每位老人拍一张大头照。
这天,我问王导:“你对今天的拍摄感觉怎样?”他说:看了上海老年人的生活真是惊奇不已,自觉不如,自己是搞艺术的年轻人,但很多东西不会,还要向上海老年人学习。
(静安区老龄大学 秦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