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学习网 上海老年人学习网
今天是2025年11月16日,上海:
首页 > 信息中心 > 信息详细
宝葫芦“穿衣”种出花样经
2007年10月23日 来源:2007/10/22 新民晚报 浏览次数:20

老寿星、宝塔、花瓶……老农奇思异想——
宝葫芦“穿衣”种出花样经

刘必华 陈浩 刘必华

  ■ 奇形怪状的葫芦让老徐爱不释手 刘必华 摄

  葫芦,一种常见植物。但在嘉定区黄渡镇许家村第8村民组一块不起眼的葫芦园内,主人通过造型技术,“种”出了许多形态各异、造型优美的葫芦,然后再通过去皮、细磨、雕花、刻字、拼装、上光、烘干等多道工序,制作成漂亮的工艺品,一时成为四邻八乡的“新闻人物”。

  爱好发明    

  种葫芦的主人名叫徐秀兴,今年62岁,是村里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民。

  年轻时,徐秀兴就十分喜爱搞一些生活中的小发明。比如,他见人家造楼房,都是人工搬砖抬楼板,特别吃力且危险。等到他自己造房,就东拼西凑做了一个铁制小吊车,这样一来既省力又速度快,轰动村里。家用洗衣机还没有在市场推广之前,老徐就用马达、轴轮等,拼装出了一台“滚轮式”洗衣机。样子虽不那么好看,却非常实用。隔壁邻居见了,无不啧啧称奇。所以,老徐一直被村里人誉为土工程师、土发明家。

  葫芦“变身”   

  四五年前,老徐到周庄旅游,发现不少店里在出售葫芦工艺品,觉得很有意思,回来后便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在自己经营的饲养场内一空地上试种了些葫芦。老徐发现,葫芦成熟后虽经加工可制成好看的工艺品,但从个体、式样上看总显得有些单调,何不在造型上做一些尝试?他把废弃的塑料片、胶木板等集中起来,然后做成各种有趣的模型,再“穿”在部分葫芦身上让其“变身”。成熟后,神态各异的葫芦便呈现在了主人面前。基础打好后,接下来的去皮、雕花就相对容易了。

  现在,老徐制成的作品有老寿星、海鸟、宝塔、花瓶等几十个品种,形态更是有三角形、圆瓶形和方瓶形,甚至还有经过外接、旁接、竖接、果接后的“连体”葫芦。前不久,老徐还先后制作了迎2010年上海世博会、庆祝上海敬老日20周年等系列作品。他说,目前又在构思反映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作品,准备在年底完成。

  老有所乐    

  老徐玩葫芦纯属个人爱好。如今,退休的他除了吃饭睡觉在家外,其余时间几乎全“孵”在设置简陋但空气清新的葫芦园内。边喝着自制葫芦壶内香醇的热茶,边与前来凑热闹的老头老太们一起侃家乡变化、讲身边的人和事,很惬意。

  老徐说,村里打算将饲养场改造,另派他用。所以他准备干脆把葫芦园搬到自留地里,同时在家里辟一间加工室兼收藏室,待作品多些时再进行布展向大家免费开放,一同领略欣赏葫芦工艺的魅力。

  本报通讯员 刘必华

  本报记者 陈   浩

热点推送 更多>>

剪纸作为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一直被广泛传承。


近日,学校陆续传来佳音,《工笔画介绍》《透过堂号看家风》《中国古桥介绍》《木贴画作品教学》等四门课程被上海电视台“金色学堂”频道录用,先后在16频道播出。《寻味仓城——品米糕 寻漕运》《松江布与二十四节气》两门课程在2021年上海社区教育优秀微课评选中分别荣获一、二等奖。


为进一步深化社区教育区域联动,加强社区学校之间交流互动,4月3日周四上午9:00,在斜土社区学校4楼教室,斜土社区学校、龙华社区学校组织全体专职教师开展校际交流学习活动。


每周四清洁家园。

为了进一步提高社区青少年对新型毒品的认识及预防意识。8月15日,田林十一村居民区邀请街道禁毒办的杨警官在田林十一村活动室开展禁毒知识宣传会,社区青少年二十几人参与。

时间飞逝,为期四周的漫步天平悦行走活动就告一段落了,参加活动的每一位同学都收获满满,

大伏天,夏日炎炎,桃源村睦邻点气氛热烈。

为丰富辖区青少年的暑期生活,拉近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7月27日,莱顿社区联合社区学校在同舟职校开展了“手把手做西点”亲子烘焙活动。


为了通过形式新颖、寓教于乐、趣味性强的活动来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7月26日上午,莱顿学习点开展了“世界多奇妙”科普电影活动。


6月18日下午,由九亭镇老年协会主办,九亭镇成人学校、九亭镇文体所共同协办的九亭镇社区教育十年展演在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行。

      6月15日下午,由九亭镇老年协会主办,九亭镇成人学校、九亭镇文体所共同协办的九亭镇第三届老年舞蹈展演在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热烈举行。

6月15日,伴随着夏季的微热,一月一度的为民服务日在莱顿拉开了序幕。早上8点,小区志愿者们如约来到了活动地点,早早的为即将开始的志愿者活动做起了充分准备。


访问人数 :
联系电话:021-64837223
时       间:上午8:30-11:30;下午1:00-4:30(工作日)
地       址:上海市徐汇区钦州南路500号5楼
邮       编:200135
上海远程老年大学
2016 ©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520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