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课了,“老琴童”们交流着,切磋着,走出教室。还有一、二个留在教室里在请教老师。长着一张孩子脸的年轻的任国稳老师耐心仔细地讲述着、示范着。盖上琴盖,刚站起身,又一位“老琴童”走进教室,着急地说:“老师,第81条的第三行卡壳了,怎么弹都不像。”任老师立马又掀开琴盖,坐下来,拿出包里的琴谱,边弹奏边讲解起来,直到“老琴童”有所悟、直点头,称明白为止。这样的情景,在任老师任教的班级中是常事。为此,任老师的课常常超时。他放弃了自己课间休息机会;推迟了吃午饭时间,以热情、耐心和智慧,使学员们每次都充满信心,带着收获回家。
化繁为简 化难为易
有一次,任老师对我们说:“今天,我坐在车里还在想,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使学员们更容易学好。”确实,琢磨适合老年学员的钢琴教法,无形之中已经成为任老师教学研究的一个新课题。如何从手指、手腕到手势上的规范,任老师在这些细节上也动了不少脑筋。一遍遍的示范,一个个手把手地纠正,为老年学员弹好琴打下了基础。现在,我们班学员弹琴的手形都很好,这应该归功于任老师教学的认真思考和悉心研究。
乐谱是很复杂的。十六分音符常常穿带着休止符,复倚音、单倚音和三连音也时常会出现。因此,学员们学习时往往会倒吸一口气:难呀!任老师以娴熟的手法连弹二遍,似淙淙流水般的美妙音符回荡在大家的心田,学员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都说好听。这时,笑容可掬的任老师对大家说:“难吗?貌似难,其实不难。”他的话给了我们勇气,给了我们弹好这首曲子的信心。任老师说:“这一组十六分音符,就是一组和弦,大家先弹奏这组和弦,熟悉了,然后再每指分别弹奏下去,练习时要慢,熟悉了再略快些。”老师的指法教学,使我们懂得了“预见性”、“左手始终连贯”等基本技巧。每次经过老师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分析,“真老虎”变成了“纸老虎”,不见了胆怯,信心由此而产生,学习又进一步。
愉悦教学 播种兴趣
上任老师的钢琴课,充满愉悦,充满乐趣。学员们听老师讲,跟老师唱,看着老师示范,学着老师弹奏,分分秒秒都充实。回课时,老师会走到每个学员的琴旁,仔细听,指出优点和存在的问题,还常常一次又一次地示范了数遍。我们愧疚地对老师说:“我们弹得支离破碎,您不感到痛苦吗?”老师说:“每个学琴的人都会有这样的过程,你们的坚持和认真好学,令我感动。”这让我们再一次的充满了信心。
任老师在上课分析曲子时,经常强调乐句的轻重缓急,强调乐曲的情感表现力,使学员们懂得了歌唱型乐曲的柔美抒情,行板型乐曲的适中舒缓,快板型乐曲的欢快有节奏,奠定了我们理解乐曲的基础。听完第四届世界青年钢琴家演奏比赛,这样深奥的作品,能够感受到乐曲的基本情感,并了解弹奏的技巧,是任老师提高了我们欣赏高雅音乐的能力和兴趣。
任老师教我们的乐理知识,是常常穿插在乐曲分析中。,他还用钢琴家的小故事激励我们练好基本功。现在,不少学员会弹《四小天鹅舞曲》、《樱花》、《瑶族洞鼓舞》、《致艾丽丝》(前半段)。班长王健恒还会弹《梁祝》(前半段),学员王秀兰可以连贯抒情地弹奏《梦中的婚礼》……。这些都是任老师在教学中播下的种子,已经在我们心中开花结果。
任老师,您使我们充满信心,我们也要让您对我们充满信心。我们要用坚持不懈的练习,弹奏出悦耳的曲子,为您辛勤的教学生涯增添华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