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5月29日接收中国唱片厂,立刻开始新的唱片生产工作,6月3日第一批采用《新四军军歌》制作的唱片就被作为电台呼号使用。现在,我们《990早新闻》节目中听到的那段熟悉的音乐,就是《新四军军歌》第一句的旋律。
位于徐家汇公园内的百代小楼,见证了中国百年唱片业的发展。从最初的法商东方百代公司,到新中国的中唱上海分公司所在地,再到如今的文化空间,中国现代音乐的历史浓缩于此。
眼下,百代小楼《歌唱祖国——我心中的时代金曲》微展正在热展中!50余张完好如新的臻选老唱片,记录下了那个时代极富感染力的昂扬激情。
在微展现场,你可以一睹不少已经难觅踪迹的78转快速唱片、33转密纹唱片。其中,最为重磅的展品,还得数1935年版的《义勇军进行曲》78转粗纹唱片。
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的《黄河大合唱》,是我国最有影响力的大型合唱声乐套曲之一,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展览展出的《黄河大合唱》33转25厘米密纹唱片,是1958年中国唱片厂试制成功的第一张密纹唱片。《黄河大合唱》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达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的精神,同侵略者斗争到底,要赢得自由解放的壮志豪情。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我们总能在纪念活动、外事活动、检阅活动等各种重大活动中,听到《歌唱祖国》令人耳熟能详的旋律。本次微展中展出的《歌唱祖国》33转25厘米密纹唱片,于1959年出版发行,唱片封面画作《和平颂》,是由齐白石、陈半丁、何香凝等14位著名画家以和平、友谊为主题联合创作的巨幅彩墨画作品,专辑名称“歌唱祖国”由郭沫若题写。
《歌唱祖国》由王莘作词作曲,歌词酣畅淋漓,旋律激动人心,传达着中华人民积极勇敢、乐观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面貌。当年,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排练、演出时,王莘正是其中《河边对口曲》中王老七的领唱。
从这座小楼传出的时代最强音,始终激励着中国人民奋勇前进,更多时代金曲及其背后的故事,在百代小楼等你来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