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学习网 上海老年人学习网
今天是2025年09月10日,上海:
首页 > 老年教育通讯 > 信息详细
弱势群体 强势办学
2007年03月18日 来源:嘉兴路街道空中老年大学聋哑人特色班 浏览次数:692
    嘉兴路街道空中老年大学聋哑人特色班,自1996年开班至今已历时十年,在全区乃至全市都属最早开班之列。特色班针对聋哑特殊群体的实际需要办学,充分调动聋哑学员的求知积极性,帮助聋哑人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为构建和谐社区做出了贡献。多年来,聋哑人特色班荣获区、街道评选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称号。2003年,聋哑人特色班荣获上海市老年教育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两名学员被评为上海市残疾人“自强不息”先进个人。他们的先进事迹先后在《解放日报》、《新民晚报》、《上海法制报》、《上海老年报》等多家媒体上报道。
 
    一、 弱势群体,强势办学
    嘉兴路街道共有居民67082人,其中老年人11923,占总人数的17.8%。60岁以上的老年聋哑人78人,约占老年人总数的0.7%。街道历来重视老年教育,每期开设近40个班次,广泛接纳老年人入学,而且注重办学质量,被评为市老年教育先进集体。在办好健全老年人教育的同时,街道党工委深切感受到,老年人是弱势群体,聋哑老年人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更不应该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老年教育场地、设施、资源、经费相对紧缺,教育资源共享尚未被社会充分接受,健全老年人教育虽然已初具规模,但进一步发展尚且步履维艰,聋哑人老年教育更是在“小荷未露尖尖角”的形势下,就把开办聋哑人老年教育特色班提上了日程,组织专人,积极策划,积极办学。他们为特色班提供了办学场地、设施、聘请了辅导老师和手语翻译,在经费上更是大力支持,特色班学员学费全免。第一期学员尽管只有13人,但街道不因为人少班小而稍有忽视,而是给予了更大的关注和支持。街道党工委书记、司法人员亲自前往授课,区民政、老龄委、残联也经常到现场指导。并按照区制定的《老年学校规范标准》,与普通班一样指导特色班规范办学。在各级组织的关心下,聋哑人特色班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学员人数也从最初的十三人发展到现今近七十人的学习队伍,最多达到近百人。
 
    二、 紧抓需求,激发聋哑人学习热情
    为了把特色班办好,街道老年学校针对辖区内聋哑人的学习需求、希望学习的内容、课程的安排等问题开展了一次深入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共计近一百名,调查结果显示:最受关注的是保健课和手工编织课,课程安排以每周一次为宜,授课形式以手语讲解与互相交流相结合。针对上述需求,结合特色班的活动内容包括学习上海空中老年大学的电视教材、法制知识教育、国内外的新闻介绍以及户外参观旅游等。每年开办知识型、技术型、文娱型、趣味型等众多深受聋哑人欢迎的课程。由于学习内容丰富多彩,组织工作有条不紊,特色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员,很多学员慕名从很远的外区赶来上课。家住黄浦区的郭培钦来这里学习已有五年了,他说在这里不仅能看到“空大”的课程,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更吸引人的是:这里良好的学习氛围,能激发起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情感的沟通。汪双林、周成瀛夫妇2000年动迁到淞南,但他们忘不了这个团结、温馨的家;不论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寒,每到周二早上就能看到他们那熟悉的身影。特色班的学员范立争、李和银、朱成龙等10人从开班以来的十年里,从未请过一次假,年年被评为学习先进分子。此处无声胜有声,固定每周二的学习情景已是嘉兴“空大”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 团结友爱,增强特色班凝聚力
    特色班是一个有着很强凝聚力的大集体,全体特色班学员都把这里当成他们的第二个家。在这个大家庭里,他们一起用手语畅谈国内外新闻大事、谈家事、谈快乐事、烦心事,很多人的个人困难都在大家和组织的帮助下得到了解决。街道老年学校的工作人员在一次例行家访中得知特色班学员崔来振的家中发生了困难,由于崔来振是无业人员,女儿又在上学,经济上一时发生了困难,崔来振正打算变卖家中物品供女儿上学。为了帮助崔来振度过这一难关,老年学校的工作人员和特色班的学员们纷纷慷慨解囊,当学员把募捐的钱送到他手上时,崔来振深深地给大家鞠了一躬,热泪盈眶的他激动地用手语比划着说,“特色班是聋哑人学习的好地方,也是聋哑人温暖的大家庭”。学员中有位陆伯伯,因患肺癌需住院治疗。他们夫妇俩都是聋哑人,并且早已退休,收入微薄,儿子待业在家,女儿因肝炎在市传染病医院治疗,这对于经济本来就不富裕的陆家无疑是雪上加霜。学员们闻讯后,立即和居委商量,并且发动“特色班”聋哑人参与居委组织的爱心捐赠活动,尽管有些残疾人自己生活也有困难,但他们还是积极参与,当学员代表把募捐的3000多元捐款送到陆家时,全家人感激万分,陆伯伯的爱人含着热泪,长跪不起。虽然这些钱微不足道,但这是聋哑人颗颗滚烫的心。正因为特色班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感召着越来越多的学员来参加学习和活动,特色班也越办越红火。
 
    四、 学以致用,增强聋哑人自信心
    街道老年学校在抓好特色班教育的同时,还鼓励学员学以致用、巩固学业。在每年的老年学校教学成果展示中,聋哑人的编织、花卉、书法等作品屡屡受到观众的好评。各类比赛和展示活动不仅帮助他们巩固学习成果,还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信心。岳州路上有一位聋哑老太太,过去一度迷恋搓麻将,令儿媳很不满,家中时有争吵,自从参加特色班的烹饪课后,她勤学苦练,烹饪技术大有提高,烧出了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儿媳称赞说:“不是酒席胜似酒席”。从此“方城”不筑了,家庭“停战”了。老太感慨地比划着:“学习前,儿媳对我冷眼相看,学习后,子女对我亲密无间,是特色班给了我做人的尊严和自信”。
 
    五、 回馈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区
    街道老年学校还经常举办户外参观游览活动,鼓励特色班的学员多多与人沟通,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并力所能及地参加社区建设,赢得社会的尊重。通海居委的五名聋哑人风雨无阻常年帮助居委会值班,受到了居委干部和群众的一致赞许;泾东居委的几名聋哑人总是在空余时间里参加社区的环境治理,很多聋哑人还关爱身边的老年人和弱势群体,以回馈社会对他们的关爱。事实证明,通过学习,聋哑人的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他们的实际行动也得到了邻里的肯定和尊重,在融洽家庭关系的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团结,为构建和谐社区做出了贡献。
热点推送 更多>>

2019年长宁区老年大学学习团队培训会成功召开


访问人数 :
联系电话:021-64837223
时       间:上午8:30-11:30;下午1:00-4:30(工作日)
地       址:上海市徐汇区钦州南路500号5楼
邮       编:200135
上海远程老年大学
2016 ©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520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