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学习网 上海老年人学习网
今天是2025年09月14日,上海:
首页 > 信息中心 > 信息详细
中国将勤俭办“世博”
2007年03月23日 来源:2007年3月20日 17:57 浏览次数:35
东方网3月20日消息:记者近日采访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的世博会园区工地,发现不少百年历史的工业遗产和历史建筑,已被赋予了“世博新角色”。

  宝钢集团浦东钢铁有限公司几座钢花飞溅的巨型车间,经过重新设计包装,将成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别具一格的演艺中心和供部分国家使用的免费展馆;几乎与世博会历史一样悠久的江南造船厂,更是将永久保留中国“最老资格”的近代工业建筑群,整体亮相上海世博会。

  上海市副市长、上海世博会执委会常务副主任杨雄说:“世博会园区所在的黄浦江两岸地区,曾经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本着勤俭办博的原则,我们已确定保留园区内现有的38万平方米建筑。”

  38万平方米,意味着上海世博会园区近五分之一的建筑是“旧建筑”。传承历史文脉,演绎未来畅想,用旧建筑表现新事物,将成为上海世博会的一大特色。

  上海世博会园区总规划师吴志强等专家认为,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城市扩容和举办国际盛会所产生的“大拆大建”,对企业、居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城市历史文化传承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正以勤俭、务实的原则,改变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同程度存在的“贪大求洋”“喜新厌旧”“奢华浪费”风气。上海世博会尊重历史、勤俭办博的原则,有望为快速城市化的中国探索出一条城市和谐发展之路。

  在毗邻世博会园区的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记者看到一排曾是纺织印染厂车间的“N”字形建筑,已被改造成世博会的行政管理和餐饮中心。

  除了尽可能多地保留和利用现有建筑,中国政府勤俭办博的另一大表现是不再追求建设“标志性建筑”。几年前申博时,曾计划在黄浦江上建设“花桥”作为上海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由于“花桥”建设费用昂贵,实用性难以保证,这一方案被否定。

  没有了“标志性建筑”,上海世博会的什么建筑或景观会让人在震撼之余过目不忘?有的专家回答,可能是在上海最早的火力发电厂烟囱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观光电梯;有的专家则认为,也可能是在原钢铁厂土地上建设的面积达20多公顷的永久性滨江绿带。

  荷兰尼塔公司设计师朱顺宝说:“世博会组织者交给我们的设计理念,就是勤俭,要将世博会园区最宝贵的土地、江水等资源留给老百姓。”

  对于保留、利用现有建筑等勤俭办博之举,会不会影响世博会质量进而降低吸引力的问题,吴志强认为,旧物利用并不是省事偷懒,相反,重新包装设计工作非常费力、麻烦,让很多专家学者殚精竭虑。“但这是值得的,因为城市历史文脉被保留下来了,同时为城市发展增添了勤俭、实用、可持续的精神内涵。”吴志强说。

热点推送 更多>>

剪纸作为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一直被广泛传承。


近日,学校陆续传来佳音,《工笔画介绍》《透过堂号看家风》《中国古桥介绍》《木贴画作品教学》等四门课程被上海电视台“金色学堂”频道录用,先后在16频道播出。《寻味仓城——品米糕 寻漕运》《松江布与二十四节气》两门课程在2021年上海社区教育优秀微课评选中分别荣获一、二等奖。


为进一步深化社区教育区域联动,加强社区学校之间交流互动,4月3日周四上午9:00,在斜土社区学校4楼教室,斜土社区学校、龙华社区学校组织全体专职教师开展校际交流学习活动。


每周四清洁家园。

为了进一步提高社区青少年对新型毒品的认识及预防意识。8月15日,田林十一村居民区邀请街道禁毒办的杨警官在田林十一村活动室开展禁毒知识宣传会,社区青少年二十几人参与。

时间飞逝,为期四周的漫步天平悦行走活动就告一段落了,参加活动的每一位同学都收获满满,

大伏天,夏日炎炎,桃源村睦邻点气氛热烈。

为丰富辖区青少年的暑期生活,拉近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7月27日,莱顿社区联合社区学校在同舟职校开展了“手把手做西点”亲子烘焙活动。


为了通过形式新颖、寓教于乐、趣味性强的活动来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7月26日上午,莱顿学习点开展了“世界多奇妙”科普电影活动。


6月18日下午,由九亭镇老年协会主办,九亭镇成人学校、九亭镇文体所共同协办的九亭镇社区教育十年展演在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行。

      6月15日下午,由九亭镇老年协会主办,九亭镇成人学校、九亭镇文体所共同协办的九亭镇第三届老年舞蹈展演在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热烈举行。

6月15日,伴随着夏季的微热,一月一度的为民服务日在莱顿拉开了序幕。早上8点,小区志愿者们如约来到了活动地点,早早的为即将开始的志愿者活动做起了充分准备。


访问人数 :
联系电话:021-64837223
时       间:上午8:30-11:30;下午1:00-4:30(工作日)
地       址:上海市徐汇区钦州南路500号5楼
邮       编:200135
上海远程老年大学
2016 ©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520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