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简要汇报闵行区老年教育发展的做法与思考:
一、面对现实的思考
今年是闵行区建区十五周年,十五年来区域的经济实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区域的人口总量和人口结构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闵行区9个镇、3个街道、1个市级工业区,区域面积372平方公里。到2006年全区常住人口超过200万,户籍人口近90万人,户籍老年人已经约占20%;全区户籍人口平均期望寿命(81.76岁)。现实告知我们,闵行区已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如何做好老年工作,已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闵行区委、区政府历任主要领导对老年工作非常重视,不仅在老年生活居住、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高度重视,而且在设施配置、氛围营造、社会参与等方面积极探究,为闵行区老年教育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种良好局面的形成,源于全区上下对发展老年教育有着广泛而深刻的认同:首先,学习是老年人的权益,是老年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当积极维护。其次,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的组成部分,是社会进步、文明发达的重要标志。再次,老年教育体现以人为本理念,以需求为导向,尊重个性发展,注重情趣陶冶,使老年人充分发挥余热,各得其所,乐在其中。
二、主要特点的呈现
历经多年的发展,闵行区老年教育工作呈现如下主要特点:
1、理顺了体制机制。我区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区老年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建立了区老年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闵行区老年大学由区教育局实行管理。同时,将街镇社区老年教育纳入社区学校的工作范围。各镇、街道和莘庄工业区都相应建立了老年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社区老年学校也整合进入各乡镇、街道的社区学校。在全区形成了“一方牵头、各方参与、分工负责、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理顺了体制机制,体现了政府的责任。
2、落实了保障措施。从2005年起,以上一年底全区户籍老人数为基数,按人均1.5元的标准,由区财政下拨区老年大学的教育经费,各镇、街道和莘庄工业区也按户籍老人数人均1.5元以上标准安排经费用于本地区老年教育工作。还根据实际需求对老年教育经费拨付予以倾斜,基本做到按需拨款。据统计,部分镇、街道对老年教育日常经费的投入远远超过规定标准,有的达到人均5元、甚至10元。在资源保障方面,我区加大了资源统筹、综合利用的力度,建立并完善社会教育资源、本地区中小学资源以及区域公共服务设施与老年教育资源共享的运行机制,各部门,各镇、街道、村居委及其地区单位也都乐于为老年教育提供资源,形成社会各界善待老人,支持、服务老年教育事业的良好氛围。
3、健全了教育网络。在区的层面,区老年大学成为老年教育的主阵地,发挥了指导、示范、辐射等龙头作用;而13所镇、街道老年学校成为各地区老年教育的培训、指导中心;各村、居委老年教学点,则成为基层老年人接受教育、开展活动、交流互动的乐园。三级网络的建立健全,教学重心的逐步下移,教育平台就近、便捷的搭建,大大地方便了老年人,使我区老年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
4、培育了工作特色。由于我区老年教育推行“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的教学方针,各老年学校课程丰富多样,形式不拘一格,形成鲜明特色。如浦江镇老年学校的“龙课程”,由绣龙开始,形成了绣龙、描龙、剪龙、雕龙、刻龙、写龙、塑龙、舞龙、唱龙等龙文化特色。颛桥镇的剪纸、七宝镇的书法、江川路街道的“苍山论坛”等精彩纷呈,各具特色。
三、作用发挥的成效
目前,我区有1所老年大学,镇、街道、工业区老年学校13所,村居委老年学校教学点450多个。2006年,全区三级老年教育机构中参加老年学校教育、老年远程教育和老年社会教育的老年人达10多万人。区教育局、区老年大学被授予市老年教育先进集体,市首届老年教育艺术节闭幕式在区体育馆举行。老年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有力促进了我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极大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主要体现在
1、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通过老年教育,不但增强了老年人生理上、心理上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获得了新的知识和技能,继续为家庭、为社会、为地区发展作贡献,而且提高了自己的生活质量,延年益寿,愉悦身心,安享晚年,真正实现“老有所教、老有所学”。
2、促进了社团发展。许多社团成为老年教育、老年人的新组织。通过社团,许多老年人实现了从单位人→社会人→社团人的转换,在退休之后,共同的兴趣让志同道合的老年人走在了一起,找到了精神寄托和理想归宿,他(她)们互帮互助,互相关爱,其乐融融,真正实现“老有所乐”。同时,也有力促进了社会稳定、地区和谐、家庭幸福。
3、体现了老年人的自身价值。老年人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有着宝贵的经验、知识和技能,开发老年人的人力资源,使老年人的才华得以充分展示,使老年人的自身价值得以充分体现,是我们应尽的责任。我区有许多老年人不遗余力地继续活跃在不同的舞台上,有的成为基层文化中心的指导者,成为“阳光之家”的参与者,成为各种团队的管理者,真正实现“老有所为”。
四、持续发展的研究
老年教育事业是一项持久且长远的事业,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坚定不移、竭尽全力地干好这份事业,推进老年教育持续、健康、良好发展。下一步,我们的设想:
1、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在理顺社区老年学校的基础上,再将区的老年大学整合进入区的社区学院,在组织架构、人员保障、经费落实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更好地履行政府职责。
2、进一步探究提供丰富多彩、各取所需的老年教育的产品。根据不同层次老年人的需求和地区发展实际的需求,探索提供老年教育服务的公共服务产品。如老年人的学历教育、境外游学教育等等。
3、关注外来老年人的教育问题。随着闵行城市化发展的快速推进,人口的大量导入,新移民及外来人口中的老年人问题,也需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如何为这些老年人教育提供平台、提供产品、提供服务,是我们下一步必须认真对待、妥善解决的现实问题,需要我们大家一起来思考、一起来面对。
老年人是社会的财富,不是负担;发展老年教育,是政府和社会应尽的责任。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老年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