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专家介绍,三硅酸镁(又名合成硅酸镁,英文名为Magnesium silicate, synthetic)由硅酸钠和可溶性镁盐经沉淀反应生成,主要成分为氧化镁(MgO)和二氧化硅(SiO2)。三硅酸镁为白色、无味粉末,不溶于水和乙醇,易被无机酸分解。1969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首次对三硅酸镁进行了安全性评价,1973年、1976年、1980年和1982年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完善,评估认为:三硅酸镁为硅酸盐的一种,在环境中普遍存在。动物代谢研究表明,食用120小时后可从尿液排出;大鼠及狗的短期毒理学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剂量水平喂饲四周后,一些动物会出现间歇的烦渴、多尿、软便等症状,其他观察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大鼠长期毒理学研究未发现致癌效应。综合以上评估结果,JECFA认为没有证据显示三硅酸镁能够在体内蓄积,不需要限定每日允许摄入量(ADI)。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标准允许三硅酸镁作为抗结剂(CODEX STAN 192-1995, Rev. 7-2006)和加工助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CAC/MISC 3 INVENTORY OF PROCESSING AIDS)。欧盟、美国也允许三硅酸镁在食品中使用。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中《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推荐名单》允许三硅酸镁使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是指使食品加工能顺利进行的各种辅助物质,起助滤、吸附等作用。
从目前抽检的情况看,肯德基连锁快餐店使用的“滤油粉”实质为食品级三硅酸镁,是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使用三硅酸镁对煎炸油的卫生状况无明显影响。
卫生部将进一步加强对餐饮业食用油的监督管理。同时提示公众,要改变以油炸和高脂肪食品为主的饮食习惯,平衡膳食,合理营养。
卫生部新闻办公室
二〇〇七年三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