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凑足了5万元的经费后,赵振宽专门买了一辆新摩托车及摄像机、照相机等设备,于去年6月19日从家乡出发。7个多月来,他从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一路南下。这期间,他行程近4万公里,足迹穿越了26个省、自治区。
赵振宽的一对儿女都在省外工作,骑行全国宣传奥运的阻力主要来自妻子。为此,他向妻子写了份保证书,保证一路小心安全返家,并嘱咐妻子向儿女们编了一个善意的谎言:父亲加入了车友会,长期不在家。赵振宽的名片上,姓名标注的是赵振宇。他说,名片是离家前做的,不敢印真名是怕儿女在媒体上知道自己的行踪后担心。而离家后,出现在媒体上的名字都是真名,但儿女至今不知他离家的真相。
历尽艰辛 7个月来体重减轻20斤
从出发时的炎夏到如今的寒冬,这位单骑万里的老人碰到了什么样的困难?虽然身体健硕,但老赵说,年龄和漫漫的征途对他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最艰难的日子是穿行大兴安岭200公里无人区,记者在他的骑行录像中看到,在东北大兴安岭骑行时,由于地形复杂,又是山区,骑行中充满危险。“路面很窄,路上又有蛇,我怕压着它,左拐右躲,车被一块石头颠翻,倒在路上,蛇就在我旁边,吓得我头发都立了起来。”
在湖南和广东交界一带,摩托车轴承突然碎裂,老赵推行9公里,才在县城找到修理店。支上重达300多斤的摩托车后,老赵累得瘫倒在地。离家7个月,老赵的体重减轻了20斤。“7个月来,历尽艰辛,但我从未没想到过要放弃!”
探访明星 得到对方的祝福与合影
在老赵出示的一册“通关文牒”上,密密麻麻地印着各地政府公章或各地邮戳。赵振宽骑行活动的另一个目的是,用DV把祖国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及迎接奥运的盛况记录下来。除少数因交通等原因无法探访的民族外,他都要去采风。在之前的骑行过程中,赵老已经接触了满族、朝鲜族、赫哲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等几十个少数民族,并和他们一起参加了迎奥运活动。同时,他每到一个地方,都要走访居住在此的运动员家属,和他们谈奥运,了解运动员的成长经历。去年12月15日,赵振宽骑行至三亚,得知中韩跆拳道对抗赛在三亚举办的消息,赵振宽花了两天时间找到了国家队的集训基地,在这里他如愿见到了奥运会跆拳道冠军陈中。在海南,他幸运地找到了正在五指山训练的国家举重队,得到了张国政等人的祝福、合影。
拒绝赞助 为奥运树立良好形象
“迎接奥运会,要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要有一个良好的个人形象!”老赵每次离开旅馆,都要叠好被子,将室内卫生打扫一遍才离开。虽然路费吃紧,但老赵却拒绝任何形式的赞助。“这几年,走出来宣传奥运的不少,我不赞成借宣传拉赞助的做法!”一路上,不少政府、媒体都曾表示要给老赵一定的赞助费,但被他谢绝。老赵说,在哈尔滨,一家制药厂要求他穿上标有该制药厂概况的衣服,在摩托车上写些广告语,给出的报酬是承担他出游期间的所有费用,但老赵却婉言谢绝了。
老赵的摩托车前挡风玻璃上贴着一块简易的奥运会倒计时器,昨日,将倒计时器换到“197”天后。“”老伴儿,我到成都了,你放心吧......”和老伴儿通完话后,迎着冬日的寒风,这位坚强的老人又上路了。本报记者 彭博喜 摄影 刘晋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