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疾控部门将对奥运场馆周边蚊虫情况进行监测,力争今年奥运会期间,奥运场馆周边5公里范围内,半小时蚊虫叮咬不超过两次。昨天起,上海市爱卫办开展为期10天的早春蚊蝇控制行动,同时呼吁,全市居民和单位行动起来共同控制蚊蝇。
【原因】潮湿环境可能导致蚊虫比往年多
去年本市冬天遭遇雨雪天气,且平均气温明显低于上年,但蚊虫数量没有因此受到影响。根据分布在全市各区县近百个蚊蝇监测点显示,往年3月份蚊子的孑孓很少见,但今年却不一样,孑孓已经在一些建筑工地、集贸市场、地下车库等积水中“蠢蠢欲动”。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媒防治科专家告诉记者,由于上海高楼林立,房屋密集,加之地下设施发达,这些都是越冬蚊子滋生和蟑螂、老鼠躲藏的好条件,另外,本市去年12月气温持续偏高,加之雨水偏多,社区内小型积水清理不及时,给蚊子生长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而且沪上越来越多的地下车库,温暖、潮湿的环境,更成了蚊子过冬的“天堂”。专家预计,如果不加以干预,今夏蚊虫密度将不容乐观,可能比去年高出一倍左右。
【措施】奥运场馆内部争取没有蚊子叮咬
记者了解到,从去年11月底开始,本市已经对躲在地下设施的越冬蚊进行控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开展控制早春第一代蚊虫工作,将有效抑制夏季的蚊虫高峰数量,减少蚊虫传播的疾病的发生。今年1月抽查250间,28%有蚊虫栖息。今年3月份本市中心城区蚊虫密度比去年同期下降46.15%,但是外环以外地区比去年同期上升134.85%。
眼看奥运会越来越近,蚊虫也开始慢慢“猖獗”。对此,爱卫办已经开始集中监测蚊虫。4月下旬本市疾控中心对上体馆、源深体育场等奥运比赛、训练场馆及周边地区进行重点监控。
根据监控情况,爱卫部门将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如在上体馆周边投放一批诱蚊灯捕杀蚊子,并清除环境中各种容易积水的容器和对各种滋生水体的控制。
据悉,今年8月奥运比赛期间,奥运场馆及周边的蚊子密度力争能达到上海市地方标准要求。即在奥运场馆2-5公里范围内的露天环境里,半小时内,蚊子叮咬人体裸露肌肤的次数不超过2次。而在奥运场馆内部,争取没有蚊子叮咬。
【重点】做好地下室等场所控蚊
同时,市爱卫办指出,早春蚊蝇控制行动一定需要全体市民的参与。这几天,上体馆周边的居民家都忙开了,一些养花、养鱼的家庭已经定期检查储水容器中是否有蚊虫滋生,以及更换水的举措。专家指出,在专业机构主动监测的基础上,市民也应该主动关心自己居住和工作环境以及周边是否有积水,一旦发现有各类积水及成蚊较多的场所及时报告物业。
而除了个人外,单位也要积极配合监测蚊虫工作。有景观水系的小区和公园,物业和公园管理部门要组织力量清除景观水系内的垃圾,投放柳条鱼或其他鱼类,每平方米水面10-20尾。同时,诱蚊缸用来诱杀前来产卵的雌蚊,是一种环保、省工、经济、有效地消灭早春蚊虫的方法,应积极推广。而小区或单位车库有成蚊栖息时,要用吸尘器、电动捕蚊器及时捕杀或通知街道爱卫办处理。
此外,地下室、车库和花园苗圃是蚊虫的重要滋生源,尤其是尚未交付使用的楼盘是消灭早春第一代蚊虫的重点单位,要组织人力检查,落实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