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上午,长桥社区的徐汇区教科研重点课题《以居民特色文化活动为载体,提高社区教育参与率研究》在社区学校底楼多功能厅召开课题开题会议。会议特别邀请了教科研专家,华师大教授周嘉方,徐汇区教育学院教育科研室主任张才龙到会指导课题工作。开题会由长桥街道社会发展科科长金桂兰主持,长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周迎新、长桥街道社区学校常务副校长张士修、社区学校专职教师和31个居委文教干部参加了会议。
课题会上,社区学校常务副校长张士修利用ppt演示对《以居民特色文化活动为载体,提高社区教育参与率研究》课题研究的立论依据、研究方案、研究开展基础做了详细的解说。随后由华东一居委、光华居委、长桥一村居委教学点的文教干部先后就目前开展的特色活动——“一居一特” 所取得的成果及遇到的瓶颈问题做了交流发言。在场的二位专家在聆听了张校长的开题报告和居委的三份汇报后,分别谈了自己的看法,并提出很多建设性建议。专家们肯定了这个课题具有很大的研究意义。赞扬了街道形成一支由文教干部组成的基层教科研队伍,已从单纯的实践操作向理论研究转变,这是一次突破性的发展,是一种理念的创新、是创建学习型社区的基础。
周嘉方教授指出课题发动面广,深入到居委,31个文教干部全员参与很不容易,是一个创举,是发展趋势,课题的价值将被实践所认可。社区教育生命力在基层,没有老百姓的参与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居民参加在居委教学点活动是社区教育文化的希望所在,长桥社区教育的课题有四个方面可以肯定。一、课题的立意很高,有思想性,有实践的理论依据,统领课题。二、问题意识很强,目标、内容针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着力解决长桥社区遇到的问题,一项一项提出,分析、突破、解决。三、课题很有社会价值,直面社区教育的瓶颈,解决“老面孔”问题。提高参与率,通过文化活动的载体,使社区的公共文化资源让更多的人共享,提供精神食粮,可以在全市推广。四、课题报告规范,背景、目标、方法、特色研究成果等立意高,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周教授同时还提出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一、做强特色,从团队品牌、教师志愿者、教材资源着手,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特。二、文化载体不能停留在一个班上,要在家庭、楼组、小区发挥作用,使居民产生归属感、认同感。三、社区居民的参与率提高,用数据来提高百分比。张才龙主任指出长桥社区教育的科研课题非常有价值,用有效手段提高参与率,课题着力解决社区教育“瓶颈”,为居民提供学习需求的平台,为学习型社区建设提供各种需求的教育。希望课题要做到“酒香不怕巷子深”,把酒做香,把巷子打通。要架构两个通道,第一、特色文化活动做出品牌,使居民有所得,有所感受,要开拓新的活动内容。在现有一居一特的基础上,根据居民需求确立品牌,做好研究工作,提高声誉,辐射到其他街道和区域。第二、做好宣传工作,开门办学,搞活动要突破居委间的界限,打破体制上的分割,形成大概念。各个居委教学点齐心协力,共同开展课题研究。居委是社区最基层的民主机构,是社区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机构。长桥社区开展《以居民特色文化活动为载体,提高社区教育参与率研究》的实践研究,体现了教育与社会的有机融合,有利于密切居民和社区的联系程度,有助于提高居民的参与性,提高社区教育的知晓率和参与率。
周迎新副主任首先对专家的指导表示感谢,表示街道将全力支持课题的运作,在人财物方面提供有效保障。希望大家根据专家的指导,理清下一步工作思路。围绕课题《以居民特色文化活动为载体,提高社区教育参与率研究》的“特色文化和社区教育参与率”两大重点开展研究,按照课题研究的过程,做好各项工作,使教科研工作成为社区精神文明、构建和谐文化,提升社区文明的重要载体和推进终身学习,终身教育,丰富社区居民活动的有效平台,为构成学习型社区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