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大学里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不求学位,不为就业,甚至也没有考试。但学习目的性非常明确,求知欲望特别强烈,学习的积极性特别高涨。每堂课都听得聚精会神,学得孜孜不倦。我从事高等教育近40年,可谓桃李满天下,但是近两年多的老年教育,却使我尝到了另一种特别鲜美的“教”的滋味;看到了感人肺腑“学”的场面。
“民以食为天”,提高营养健康水平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营养健康水平始终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与文明进步的程度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政府和民众都意识到,营养健康状况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到全民素质的高低。2l世纪的经济、技术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是人口素质的竞争。要提高中华民族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就必须下大力气,不断改善全民族的营养健康状况,努力提高公众营养健康水平。我国党和政府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改善和提高人们营养健康水平,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关注营养与健康问题也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然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食物消费和营养水平虽有了提高,膳食结构有所改善,但营养总体水平还远低于发达国家。主要面临的问题为营养摄入不足与营养结构失衡的双重挑战。
我国已经步入了老年型国家,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近2亿(约占总人口的15%),而上海又是率先进入人口老龄化的特大型城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近1/5。如何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使延长的生命成为有用的时间,即“给生命以时间,给时间以生命”,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系统工程。
饮食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之一,与健康长寿密切相关。研究老人学的科学家、营养学专家与医学界,调查与实验都证明合理的食物结构、科学的饮食方式与均衡的营养摄取,能够“防治疾病、增进健康、延缓老化、益寿延年”。在即将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营养条例》中,所分的临床营养、老年营养、公共营养、妇幼营养四大块中,三块所指的对象是健康和亚健康人群。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生活的提高,人寿的增长,目前国内外相关的学术界都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如何让人们少生病和不生大病,老年人自身也更在关注如何通过饮食防病、强身与延年益寿。
因此,老年人一是追求老有所乐,争取健康长寿,提高生命质量;二是要做到老有所为,发挥余热,包括为子女面临激烈的社会竞争,提供饮食营养的指导与科学料理。然而,老人们对这一领域的知识却是又急需又贫乏。急老人所急,给老人所需,成了我们老年大学的应尽职责。为此,我在上海老年大学上海师大分校开设了《饮食与健康长寿》课程。下面就课程的概要作一介绍。
一、课程开设目的:
以饮食为切入点,着眼于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1、学习营养学基本知识、基础理论。
2、掌握饮食营养与智商、健美、衰老的关系。
3、了解如何从家庭饮食入手提高孩子智商、保持健美、延缓衰老。
二、课程教学要求:
1、了解人体必需的七大营养素及营养学意义。
2、掌握日常饮食中应该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
3、学会如何通过日常饮食防病,保持身体健康;一旦有病如何通过饮食辅助调理,早日康复。
三、课程教学内容:
以世界营养科学先进国家为借鉴,取其精华,系统讲述饮食与健康的关系,结合我国的饮食习惯,根据每个家庭的经济实力,制订合理的家庭营养膳食结构,确立个人的饮食安排。
具体分为五篇:
1、食疗药膳篇:无病怎样通过药食同源的食物预防疾病;有病选择什么药膳辅助治疗疾病。
2、功能食品篇:什么是功能食品?怎样选择功能食品?真正的功能食品对人体功能的调解起什么作用?
3、强化食品篇:强化食品都强化些什么?适合摄食强化食品是怎样的人群?辨别强化食品的真伪。
4、食物过敏中毒篇:日常那些食物在什么情况下会引起人们过敏?为什么?人类食物中毒的类型和原因,如何解毒?
5、食品法律法规篇:提高老年人的法律意识,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饮食健康。
以上各篇既自成系统,又有有机联系,内容互补、相互渗透。
四、课程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全课程采用电化教学的多媒体方式进行讲解和演示。
具体的教学方法,结合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设计。
1、对照法:饮食合理与不合理的结构对照,名目清晰、容易记忆;对身体健康与生命质量影响结果的对照,因果相映、印象深刻。
具体实例剖析,揭示饮食与健康长寿的相关性,有理有据、科学可信;营养膳食配方拟定,进行制作的指导与营养学意义的解读,以提高思维、把握使用。
参观优质产品企业,通过看、尝、闻、游,点评产品的优劣,延伸课堂进行的内涵。看,长见识;尝,品味道;闻,展能力;游,开胸怀。
实验室实际操作,使学用结合,提高技能,增强兴趣。
2、实图法:各类举例的食品都以实图展示,以求赏心悦目,生动活泼。
3、互动法:教师和学员相互提出问题共同研讨,相互交流经验,以求教学相长。
课程开设两年来,学员人数不断增加,学习兴趣越来越浓,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2005年荣获了上海市老年教育特色课程奖。学员说这门课听得进、记得住,深入浅出;用得上、见实效,利于健康。根据问卷调查,两年来患有各种慢性病和老年病的学员,边学习边实践,通过饮食调理,90%的学员不同程度上减轻病情,尤其是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血粘度及脂肪肝的学员们效果尤为显著,甚至使身体康复或基本康复。学员们高兴地称这门课为:“健身课”、“长寿学”、“开心果”。
我已经64岁了,仍未退休,虽然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很忙,然而还是离不开老年大学的课堂,学员们称我为“老师”,我称学员们为“老先生”、“老姐妹”,我与学员之间不只是“教”与“学”的关系,而是相互间心灵的交融······祝愿所有的“老先生”、“老姐妹”和欢乐与健康相伴,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幸福长寿。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兼上海商学院食品营养与科学学院院长、教授 王淑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