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学习网 上海老年人学习网
今天是2025年11月17日,上海:
首页 > 信息中心 > 信息详细
老人为还20元钱寻战友44年 只想说声谢谢[图]
2007年11月26日 来源:2007年11月25日 07:26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作者:王瑞强/文 董国梁/图 选稿:尤歆飞 浏览次数:15

image

图片说明:看着张可的照片,杨民启陷入沉思

image

图片说明:这是1963年张可在部队时的照片

  东方网11月25日消息:20元钱让现年68岁的杨民启惦记了44年。为还钱,他曾西上兰州,并且每年都要到西安城里寻找当年的老战友。11月23日,他今年第六次进城寻找战友,结果仍一无所获。他说,在自己有生之年,他要不惜一切代价给战友还了这笔钱。

  母亲患病 向战友借了20元

  44年来,杨民启一直有个未了的心愿——还给战友20元借款。昨日下午,在雁塔区黄渠头村的家里,杨民启向记者讲述了当年的事。1961年8月9日,杨民启参军入伍,到甘南某部队成为一名普通军人,与他一同入伍的还有一位祖籍河南的西安人张可。 据杨民启说,当年张可只有19岁。虽然不在同一个营队,但两人都隶属同一个独立团。

  1963年7月,杨民启接到母亲病重的来信,不能回家照料母亲的他立即给家里邮寄了50元钱。随后,杨民启又找到关系要好的张可。“我提起母亲患病的事,张可二话不说就借给我20元钱。”杨民启说,当时部队里一名普通军人的月补贴仅8元。当年,8元钱足够满足一个普通百姓一个月的生活所需。

  东寻西找 44年未见战友面

  半个月后,杨民启所在连队被调往宁夏吴忠地区,而张可仍留在甘南。从此,他与张可失去联系。其间,杨民启先后向张可汇钱、写信,可汇款和信件均被退回,原因是“查无此人”。直到1965年元月复员回城,杨民启借的20元钱依然没有还给张可。

  复员后,杨民启一直没有放弃寻找战友张可。听说张可后来考入了兰州大学,杨民启去兰州办事时,曾专程前往寻找,但一无所获;按照张可曾经提到的家庭住址,杨民启每年都要抽空进城,在东一路附近寻找。44年来,杨民启找遍附近所有社区,从西一路到西八路,从东一路到东八路。每逢战友聚会,杨民启也不忘向大家打听。11月23日,杨民启今年第六次进城,但仍没有结果。

  “人家帮助过我,20元在当年可不算小数目。”在杨民启看来,当年的20元钱关系到自己的良心和信誉,他说,他要一直寻找张可,即使张可已不在人世,他也要向他的子女还上这笔借款,并说一声“谢谢你,战友”。  

热点推送 更多>>

剪纸作为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一直被广泛传承。


近日,学校陆续传来佳音,《工笔画介绍》《透过堂号看家风》《中国古桥介绍》《木贴画作品教学》等四门课程被上海电视台“金色学堂”频道录用,先后在16频道播出。《寻味仓城——品米糕 寻漕运》《松江布与二十四节气》两门课程在2021年上海社区教育优秀微课评选中分别荣获一、二等奖。


为进一步深化社区教育区域联动,加强社区学校之间交流互动,4月3日周四上午9:00,在斜土社区学校4楼教室,斜土社区学校、龙华社区学校组织全体专职教师开展校际交流学习活动。


每周四清洁家园。

为了进一步提高社区青少年对新型毒品的认识及预防意识。8月15日,田林十一村居民区邀请街道禁毒办的杨警官在田林十一村活动室开展禁毒知识宣传会,社区青少年二十几人参与。

时间飞逝,为期四周的漫步天平悦行走活动就告一段落了,参加活动的每一位同学都收获满满,

大伏天,夏日炎炎,桃源村睦邻点气氛热烈。

为丰富辖区青少年的暑期生活,拉近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7月27日,莱顿社区联合社区学校在同舟职校开展了“手把手做西点”亲子烘焙活动。


为了通过形式新颖、寓教于乐、趣味性强的活动来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7月26日上午,莱顿学习点开展了“世界多奇妙”科普电影活动。


6月18日下午,由九亭镇老年协会主办,九亭镇成人学校、九亭镇文体所共同协办的九亭镇社区教育十年展演在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行。

      6月15日下午,由九亭镇老年协会主办,九亭镇成人学校、九亭镇文体所共同协办的九亭镇第三届老年舞蹈展演在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热烈举行。

6月15日,伴随着夏季的微热,一月一度的为民服务日在莱顿拉开了序幕。早上8点,小区志愿者们如约来到了活动地点,早早的为即将开始的志愿者活动做起了充分准备。


访问人数 :
联系电话:021-64837223
时       间:上午8:30-11:30;下午1:00-4:30(工作日)
地       址:上海市徐汇区钦州南路500号5楼
邮       编:200135
上海远程老年大学
2016 ©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520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