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精彩的教学讲学与交流互动的舞蹈培训活动4月17日在中福会少年宫举行。命名为“阳光下的舞姿”上海市老年教育艺术节舞蹈专场培训会拉开了上海市第十二届老年教育艺术节“中银常青树杯”舞蹈展演系列活动的序幕,上海市老年教育小组办公室主任李骏修、副主任李学红参加培训会,来自市区、街道、各大学老年学校的舞蹈教学骨干教师一百五十多人参加了上下午收获满满的亦静亦动、有问有答的现场培训。
当天春雨沥沥,申城在春雨中舒展着绿色,基层舞蹈教师冒雨赶往中福会少年宫聆听和观摩专家的培训讲座。培训会由上海市老年艺术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黄瑞珍主持。主任牛传忠作了即席讲话。他指出:办好本次“阳光下的舞姿”的舞蹈展演要在五个方面下功夫,即 1.在提高认识上下功夫,调动广大老年朋友的参赛积极性;2.要在严密组织上下功夫,发动参与面广,量大。各区镇街道真正发动起来,并组织好参赛队伍;3.在提升质量上下功夫,遴选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作品参赛;4.要在创新上下功夫,鼓励创作节目;5.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党政部门也来支持比赛与组织遴选排练活动,形成多方合力,共同搞好十二届老年教育艺术节舞蹈展演各项工作。
上午场的培训由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上海师范大学舞蹈系主任高娟敏教授主讲。她介绍了包括意大利、法兰西、俄罗斯、英国、美国在内的芭蕾流派和世界著名七大舞蹈专业舞团;阐述了芭蕾舞基本形体与动作(手位、脚位)的规范和训练。她强调了舞蹈学习者的形体训练和基本位置的重要意义,指出老年学习者在注意自身身体情况下,遵照循序渐进原则,注重舞台基本动作与规范。
上海戏剧学院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舞蹈学院教研室主任庄丽教授主持下午场古典、民族民间舞蹈的讲座培训。她强调了中国古典民族民间舞蹈寓意的“大圆”的文化概念,并对中国古典、民族舞的起源发展做了简略的回顾。对中国古典舞的特色和文化元素做了精彩分析,指出中国古典舞蹈或民族民间舞蹈都与中国书画、戏剧等文化形态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值得当代舞者关注。
芭蕾和中国古典、民族民间舞蹈培训讲座均有现场专业团队舞者做精彩靓丽的示范,令观众大饱眼福,两位主讲老师还当场回答了各基层舞蹈老师提出的问题。
黄瑞珍副主任还对本次展演活动具体日程安排及比赛规则做了进一步的说明。(上海老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