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由马楚成导演,赵薇、陈坤主演的新版电影《花木兰》,心情竟久久不能平静。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在中国流传了将近2000年,可谓家喻户晓。除了传唱出一段“谁说女子不如男”的佳话之外,它更重要的是褒扬了一种永远不变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了抵御外族的入侵,我们可以全民动员,男女老少齐上阵,奋不顾身守边疆;为了国家、百姓的安危,我们可以舍小家,保国家;舍父母,保家乡。这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所传承下来的最重要的精神遗产,电影《花木兰》的核心正是弘扬这一伟大的中国魂!
我所为之感动的还有影片中出现的这样一句话:“战场上人是不能有感情的”。纵观全片,这句话是“道是无情却有情”。从表面上,这话似乎在理,残酷的战争环境下,容不得思念父母乡亲,来不得半点儿女私情,生与死常在刹那之间,感情问题何来之有?作为三军之将,你必须以铁石心肠指挥战斗,不能有丝毫的感情冲动,不然的话就可能造成数百成千战士的流血牺牲。“一将功成万骨枯”,只有无情才能换来胜利与成功。然而,从人性角度看,只要有人群的地方,人与人之间的心灵碰撞,必然会燃起感情之火,请看以下几个镜头:花木兰在一次意外事件中被关押,差点就要暴露真实身份,紧急时刻,文泰赶来设法营救她,脱离险境;当文泰率军被敌人包围剿杀之时,花木兰奋不顾身前来救援;当木兰身负箭伤陷入危险尴尬之境,又是文泰为她疗伤,不惜划破手臂以血为木兰止渴;最后。文泰被柔然王门独俘为人质时,是花木兰义无反顾冒险潜入敌营相救······这一切均源于两人在战场上同生死、共命运中产生的爱恋之情,谁能说战场上人不能有感情呢?只是这种感情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必须暂时隐忍而已。
木兰与文泰是患难之交、生死之交,他们相互欣赏、相互帮助,他们甚至都愿意为对方而失去生命,他们之间有的是一种深沉的爱,默默的爱、是无私的爱。影片最后交战双方,以柔然公主与文泰的真实身份北魏王子结亲的条件罢兵言和时,木兰与文泰的爱情却在国家民族利益面前凄然让步,有情人难成眷属,令人唏嘘不已。这难道不是一种超越了私情的大爱之情吗?
纵观全片,木兰为江山社稷的安危,放弃爱情,独自承受,为照顾年迈的父亲,放弃了荣华,回归故里,这一切都诠释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忠孝节义的全部精神,可以说花木兰以“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潇洒,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英雄的完美形象,广大观众会从中获得许多正能量的教育,让我们对这部成功改编的影片拍手叫好吧!
奉贤区老年大学影视剧赏析班 陆维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