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与“学”,已经成为我们自主发展基地的行动准则,在我们转型发展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乐”与“学”的互补和辩证关系,在我们暂时失去课堂的困难时期,如何寻“乐”,如何找“学”,就是放在我们团队延续终身学习理念的一个突出,而又艰难的问题。
转型发展给我们寻到“乐”源,找到了“学”泉。在团队虞琪儿教导员的带领下,我们跳出了迷茫困惑,向转型方向,迈出了一大步。在快乐的心态中,在终身学习的道路上,绘画出乐学团队的蓝图,一个学习型的文化艺术团队,将逐步形成具有独特风格,鲜明时代特征,具备有文化属性,又有艺术素养的民间社团。
“奉献”是我们团队优良传统,十年来在社区默默无闻的奉献,创建和谐文明社区,开展社区信息化教育培训,实实在在地用我们的奉献精神,在居民掌握计算机知识,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在提高居民文化素质,在带领居民参与政治活动等诸多方面,都得到了社会和政府的认可。转型就为了更好地奉献,更大范围地奉献,更多领域地奉献,更充分地发挥正能量,使奉献最大化,通过奉献更加展示出当代中老年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最近,我们转型发展的新产物—葫芦丝旗袍队,连续数次参加了社区送快乐,送和谐,送文明,送艺术,送温馨的社区纳凉晚会,用新的形式,新的内容,继承和发展了我们优良的“奉献”传统。用我们的辛勤汗水,用我们的智慧,用我们的爱心,在大华二村一居的“赞祖国,爱家园”和大华新村各居委会联合举办的“清风送和谐,共筑中国梦”的纳凉晚会上,献上了,得到热烈鼓掌和赞扬的葫芦丝歌舞节目。同时我们也参加过安徽黄山旅游局和上海金色年代杂志社举办的“上海市中老年大型旅游文化交流演”以及上海市各社区文化中心的“月月演”活动,用我们的节目,传递了我们快乐,我们学习的信息。下一个目标就是积极“练兵”,把我们的奉献精神,把我们的爱心送到,比我们还年长的“敬老院”,让他们也来分享我们的快乐学习成果。
这支平均65周岁老人组成的葫芦丝旗袍队(现在隶属大场侨友艺术团),是从快乐到学习,从学习到快乐的典范。尽管大家年事已高,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种乐器,更有甚者,还有“五音不全”的音乐“门外汉”。但是优越的社会,幸福的老年生活,他们都是从快乐走上学习吹奏葫芦丝的。困难当然很多,压力也有不少,顾虑也是重重,六,七十年平平淡淡的生活,从来没有登台表演的奢望,更没有想到过退休后,人到暮年,还能够走上舞台,展示自己的“风采”。所以大家都讲:这是我们过去不敢做的‘中国梦’,现在成了我们圆了人生梦的最好机遇。显示了我们人老了,还没有“枯黄”,对社会还是有价值的,还能够发挥正能量,为社会服务。大家兴趣之余,还说:我们还要再吹十年(葫芦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