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是个软件工程师,会熟练运用26个英语字母的计算机编程语言和函数,却连最简单的日常英语也不会说,退休后就想系统地学习英语。但是,找了一些学校,课程浅了不想学,深了又跟不上。我很幸运,在上海老年大学寻到了适合自己的课程“新概念英语”,还有喜欢的外语老师——张琴老师。
张琴老师年轻有活力,知识渊博,音色甜美,兢业上进。她的课是有磁性的,会吸引你。张老师在课上,结合课文配上了歌曲、诗歌、配音、朗诵、写作,补充中学生文章解读,进行同学演讲点评……从多方面提高老年人学习英语的兴趣,教我们学好英语的方法,让我们尝到了学习英语的甜头。
记得我参加上海老年大学国际游学班实践活动前往西班牙的托莱多,这是一座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城,被誉为“三种文化之都”。我去到世界名城,都会在当地购书,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由于退休后选择学习了英语,我能大致阅读这些书籍。在托莱多购书时,听地陪说这里卖书的有位老人,儿子从小残疾,几十年如一日靠卖书养大儿子,热心为残疾公益事业做事。我马上前去购买老人销售的书,一手拿着《TOLEDO 艺术与历史》,一手翘起大拇指连连用英语夸奖他。老人热泪盈眶,并把女儿叫出来和我们合影,喃喃地说:中国,上海。我觉得语言在国际交流中太重要了。
张琴老师告诉我们,开口说英语不要考虑语法,只要把一个个单词说清楚,外国人就能听懂。同样,外国人说话语速快,我们如果听不懂,要学会听关键词。
去英国旅游时,我和同学在伦敦租借公寓。女房东介绍房间设施时带着卷舌音。我说,你是俄罗斯人?她怔了一下问,你怎么知道的。我说,我在中学学过六年俄语呀。女房东和我们拉家常,我不可能全部听懂,但听懂她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在剑桥大学读书时,全家就来英国了;现在小女儿在伦敦读高中。女房东是一位打扮得体优雅的女士,我用英语夸奖她和她优秀的女儿。她热情地拉着我的手走到客厅,打开大窗,得意地说:这里交通便利,以后你的朋友来就直接联系,免去中介费用。她还指着不远处说,这里有大超市,桥下一条街有中国餐馆和买交通卡的小店,在伦敦游玩,会很便利的。是语言让我拉近了和房东的距离,是张老师教的“方法”让我在实际使用中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们在马德里参观游览时,来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西班牙文学大师《堂吉诃德》作者——塞万提斯的纪念碑下拍照。我听到:“Are you from?”原来是当地电视台的一档节目正在采访路人。我能听懂主持人的关键词。当我说,我们是老年大学一行三十二人来西班牙旅游时,年轻的主持人惊讶地瞪着大眼睛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些老人会了解西班牙和马德里。我对着镜头夸奖了马德里的悠久历史和美丽风光,采访赢得主持人和几位摄影师的连连称赞,“太好了!”“真棒!”。当晚在当地电视台播出,令人难忘的一幕被学员用手机拍了下来。
同样,英语在国内也非常有用。随着中国日益强大和安全,来中国旅游的外国友人非常多。最近我到张家界旅游,来到闻名世界的玻璃桥景点。因为上桥规定,只能带一个小包和手机,专业的摄影器材无法上桥。在桥上我会主动为一队队外国朋友合影拍照。当他们回看手机时, 总是称赞“It’s Nice”,“It’s Great”。看到外国友人心满意足地离开,没有留下遗憾,我真的很开心。
虽然我的英语基础差,发音不标准,但是学习英语的过程是快乐的,有趣的,结果是非常有用的。
外语系 侯小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