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24日,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在福州市举办了“全国老年大学校长研修班”,研修班以“如何当好老年大学校长”为题展开研讨。大家认为: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着的老年教育的形势,作为老年大学的校长应该从以下三方面作出努力:一是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按教育规律办学,这是形势的要求;二是老年教育是创新的教育事业,要教学和科研二手抓,不断探索、实践老年教育的规律,这是校长职责的所在;三是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校长必须认真学习,提高理论素养,研究老年教育发展规律,这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
研修班上,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会长张文范作了《坚持坚定正确的办学方向,造就有鲜明教育思想的老年大学校长》的主题报告。张会长指出:“搞好老年大学,校长的作用十分重要。老年教育是特殊的社会现象,是创新的教育事业,作为校长,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他要求老年大学的校长“探索老年教育的规律,按教育规律办学,要个性化办学,特色办学,这是老年教育必由之路,必胜之路”,他还指出:“办老年教育不是权宜之计,它有一个发展过程,老年大学的校长急不得,浮躁不得,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要读点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哲学与教育是相通的”,“老年大学的校长要为老年人服务,但这还不够,还要提高教育质量,使老年人有所得”。
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陆剑杰在以《把科研成果转化为自觉实践》为题的学术报告中,要求“老年大学的校长应当有明确的教育意识:要有办教育的意识,要有懂教育的意识,要有研究教育学的意识”。在研修班的小结会上,陆会长认为:“这次研修班以‘如何当好老年大学校长’为题,进行交流,主题鲜明,意义重大。这表现在两个‘第一次’:第一次举办全国老年大学校长研修班,这标志着一个工程的开始,即开始造就一批有鲜明教育思想的老年大学校长群体,有很强的生命力;第一次向老年大学校长提出研究老年教育学,把研究成果转化为自觉实践。”
上海老年大学校长郑令德提倡要养成重视科研的作风,她表示,“教学和科研是一对孪生姐妹,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科研的支撑和引领,而科研的有效推进也离不开教学实践”,“要加强教学科研队伍的建设,不仅要聘请从事教育科研工作的专业人员,还要聘请从事老年教育的办学人员、教师及学员担任兼职研究员,组成一支老年教育研究队伍”,“老年教育理论研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科研要为教学服务。在老年教育中还存在着大量未知的、未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去认识”。
福建老年大学校长游德馨在发言中提出,要“以质的提高带动量的增长,加快老年教育的发展”。他们的做法是“以创建示范校为抓手,带动和提升全省老年教育上水平、上台阶”。 游校长认为,示范校的创建不能一劳永逸,对已评出的22所省级示范校要跟踪检查。对评审时指出的问题,要检查整改情况,对示范校实行动态管理,不搞终身制。
山东老年大学副校长郑维勇表示,老年大学校长要“开拓创新谋发展”。一是树立创新理念。在指导思想上,坚持政治建校的理念;在工作思路上,坚持发展兴校的理念;在思想作风上,坚持和谐办校的理念;在工作方法上,坚持阳光治校的理念。二是营造创新平台。努力把山东老年大学建设成为教学示范中心、理论研究中心和人才培训中心。三是拓展创新领域。积极申办老年管理干部学院实验班,培训老干部工作者、老年教育师资力量和老年事业专业人才。”
无锡市老年大学校长华学伦强调“提高校长的自身素质,是中国老年教育迎接新挑战、实现新发展的迫切需要”,“中国老年教育开创至今已经26年,全国地市级以上的老年大学大多进入了‘稳定规模、提高内涵、办出特色’的新阶段,面临着科学总结、自觉实践、协调发展、力求使一个地区的老年教育获得整体发展和提高的新形势与新挑战,要求全国老年大学的校长,务必认真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以便更自觉地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为实现老年教育新发展作出新贡献”。
原上海老年大学研究室主任高峰在研修班上作了题为“从生命的视角解读老年教育”的发言。他认为,老年教育是以老年人为教育对象,通过科学的教育内容、途径与方法,以及老年人自主、能动、积极的学习,全面提高老年人的整体素质,提升老年生存质量、生活质量与生命质量为最终目标的一种教育活动。老年教育的核心理念应该是以老年人的生命发展为本。老年教育具有维持生命的功能、充实生命的功能、重整生命的功能、超越生命的功能。
来自全国21个省、市的87位校长参加了研修。
(唐长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