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肝脏的重要性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发热器官,肝脏将血液加热,再由心脏泵到全身。肝脏也是人体最重要的解毒器官,消化道吸收的营养和有毒物质在肝脏过滤,肝脏能将有毒物质分解并排出体外。
除此之外,肝脏还负责代谢、胆汁生成、凝血、免疫等等。由此可见,肝脏是不亚于心脏的重要器官。我们常说“心肝宝贝”,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肝脏的重要性。如此重要的器官,一旦被损害,后果不堪设想。病毒性肝炎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也是大多数人最为惧怕的一种肝病,其中就包含了大家熟知的乙肝。
二、乙肝的病因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持续感染超过6个月以上、以肝脏病变为主、并可能引起多种器官损害的传染性疾病。
乙肝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乙肝会导致肝硬化,并增加肝癌的发生机率。
肝脏病变是指肝脏经常受到病毒和细菌的侵袭,时间长了会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和肝细胞增生,导致出现肝小叶破坏、假小叶生成,引起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严重者更会加速肝癌的发生率。我国每年新发肝癌约40万例,大部分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乙肝早期症状较轻,不典型,可见乏力、头晕、食欲减退、厌油、腹胀、肝区不适等症状,重度表现为面色发黑、肝掌、蜘蛛痣等症状。
三、乙肝的传播
乙肝主要经过血液、母婴和性传播。例如: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及血液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侵入性医疗或美容器具(如纹身、穿耳孔等)、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携带病毒的孕产妇可将病毒传染给新生儿。
四、乙肝的预防
乙型肝炎病毒的抵抗力强,对热、低温、干燥、紫外线和一般浓度的消毒剂均能耐受。因此,注射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措施。
我国实施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需按“0、1、6”免疫程序接种三针,其中第一针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
除新生儿外,成年高风险人群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及血液制品人员、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的家庭成员等也应该接种乙肝疫苗。接种前必须检查乙肝五项,全部阴性方可接种,乙肝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免疫抗体,对抗乙肝病毒感染的有效率可高达96%。
希望通过本期科普知识能带领大家进一步了解肝脏、掌握乙肝的防治知识,全民参与、主动筛查、积极预防、规范诊疗、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