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同时也是我国的敬老节。因为“九”在数字中是最大的数,并与“久”同音,寓意长长久久和长寿祥和,因此,这一天承载着人们对长寿与美好生活的期望。重阳节的传统习俗包括登高望远、祭祖扫墓、佩戴茱萸和放纸鸢等活动,还有一项独具特色的习俗——品尝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等,起源于庆祝粮食丰收和品尝新粮的传统习惯。由于“高”与“糕”谐音,象征步步登高,寄托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祝愿。精致的重阳糕通常制成九层,形如宝塔,并装饰着两只小羊,象征重阳节的吉祥寓意。
重阳糕的主要原料包括糯米粉、粳米粉、赤豆、豆沙、红绿果脯、白糖和猪油等,成品入口软糯香甜,深受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喜爱。《本草纲目》中记载,糯米有“润肺和脾,化痰止咳”的功效,适量食用不仅能提供人体所需的热量,还能增加饱腹感,帮助恢复体力。然而,糯米不易消化,如果食用过量,可能会引起胃部不适,导致消化不良、腹胀或腹痛等症状。对于脾胃虚弱的老年人和儿童,尤其需要控制糯米的摄入量,以免增加消化负担。
此外,糯米含糖量较高,大量食用会在短时间内使血糖急剧升高,不利于血糖的稳定控制,因此不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同时,糯米中的碳水化合物和钠含量也较高,高血压、高血脂、超重及其他慢性疾病患者应适量摄入。为了避免肥胖,正在减重的人也应减少食用。
糯米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作为传统主食,其食用价值丰富,可以制作年糕、八宝粥、粽子、汤圆等各种美食,还常用于酿酒、制作米酒等。在享受这些美味时,也要记得适量食用,以保持健康。
值此重阳佳节,祝福送给您!品一块重阳糕,愿您步步登高;佩一支茱萸,愿您邪去吉来;饮一杯菊酒,愿您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