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学习网 上海老年人学习网
今天是2025年11月12日,上海:
首页 > 信息中心 > 信息详细
七旬老人义务守护左权将军墓18年(组图)
2007年07月16日 来源: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6日02:10 燕赵都市报 浏览次数:52

杨爱公正在清扫墓区。

杨爱公修剪墓区的灌木

与韩国友人的合影是老人的珍藏。

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在涉县左权将军墓地就会出现一位老人,老人弯着腰、驼着背为将军墓清扫、修剪花草,清扫得很仔细,每一处都要反复检查一遍,生怕墓碑上有落叶和杂物。

  老人是涉县石门村的老党员杨爱公,今年78岁,已义务看护墓区18年。直到2003年,县里给文物义务保护员建档,老人每月才开始有了一些补贴。

  那是1942年10月10日,涉县莲花山下一块风景秀丽的地方,八路军总部为左权将军举行公葬。参加公葬的除八路军总部和一二九师总部的全体同志外,还有五千军民。政治部主任罗瑞卿在墓前说:“给烈士们行礼并没有完事,今后还要做三件事情,第一件是报仇,第二件是报仇,第三件还是报仇。”

  在参加公葬的五千军民中,有一名13岁少年看着英勇抗日的左权将军饮恨入土,听着罗瑞卿主任的复仇悲歌,少年的血在沸腾。

  谁也没有想到就在这一天,少年的生命轨迹和左权将军墓紧紧交叉在了一起,少年名叫杨爱公。谁也没有想到,在今天,少年已成为一位垂垂老者,而这位老人守护左权将军墓已整整18个春秋。

  -莽莽太行山 巍巍将军墓

  1942年5月25日凌晨,数万日军精锐部队将八路军总部包围于辽县(今山西省左权县)麻田以东的南艾铺一带。被包围的还有:野战政治部、后勤部、北方局及其党校、新华日报社等机关数千人。敌人很快发现了目标,敌机开始疯狂地扫射投弹,很多同志中弹牺牲。

  危急时刻,彭德怀、左权立即召开了简短会议,果断决定分路突围、各自为战。左权坚决要求由自己担负掩护和断后及带领总直机关、北方局机关及北方局党校突围的重任。于是,彭总率部向西北,野战政治部主任罗瑞卿率部向东南,总后勤部长杨立三率部向北,各路人马立即行动。

  根据后来对当时突围战的书籍描述,在突围过程中,至少有两个可能的机会可以保证左权的安全:第一个机会是在通过第三道封锁线时,护卫彭总突围的总部直属部队连长唐万成率部返回专程接应左权。唐说彭总已经突围出去了,北方局及党校的领导骨干也突围出去了,左权的掩护断后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作为高级指挥员,左权应迅速撤离战场,并一再恳请左权跟他走,但被左权拒绝了,并严令他原路返回保护好总部首长,唐只好遵命。

  其实左权正在为几件事焦急:一是清点人员时发现,挑文件的同志没有到,他已经让贴身卫士去寻找,尚无消息;二是机要科的部分同志还没有冲出去,丢了文件就是丢了总部的机密,有一个机要员落在敌手,我方的密码就可能被日军破译;三是敌包围圈内尚有一些北方局机关、党校、新华社等单位的同志,左权认为自己此时离开是失职。

  第二次机会是左权率最后一批同志冲到距十字岭顶峰十几米时,敌炮火十分密集,一颗炮弹在他身边爆炸了,飞溅的泥土劈头盖脸扬了他一身。作为—个老兵,他应知道紧接着会有第二颗炮弹射来,他应该有准备。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连腰都没有弯一下,站在高地上一直大声喊着指挥突围,完全将生死置之度外了。果然第二颗炮弹又向他射来,他的喊声戛然而止,硝烟过后,他的身影也从山口处消失了,而他当时所带领的同志都因他的嘱咐而安全突围。

  发现和处理左权遗体的是三名北方局党校的青年学生。他们在突围时发现了牺牲的左权将军。左权的左额、胸部、腿都被日军的弹片击中,鲜血涂地。他身上穿灰斜纹布军夏装,前胸有两个口袋,腰扎宽皮带,打着整齐绑腿,脚上是布鞋,右手紧握一支左轮手枪。他们将左权的手枪取下,将遗体抬到了荆棘处,拿一床军被盖好,又遮盖一些树枝。他们突围出去后在一个村子里找到了彭总,告诉他左参谋长牺牲了,并呈上了跟随左权多年的左轮手枪,彭总难过得没有转身更没有接枪。

  同年10月10日,左权将军以及同时牺牲的朝鲜义勇军战士陈光华和石鼎,原冀南银行总行第一、二任行长高捷成、赖勤,《新华日报社》社长何云等人的忠骨安葬在距邯郸市西113公里处涉县石门村西的青春岭上,称为晋冀鲁豫抗日殉国烈士公墓。因左权将军影响最大,故群众习惯地称为左权将军墓。

  将军下葬的那一天,时年13岁的杨爱公全程目睹,热血沸腾。

  -少年慕英烈 一生不了情

  杨爱公7岁时,父亲给国民党修炮楼摔死了,不久,爷爷又被日本人杀害,只剩下他和3岁的弟弟和母亲相依为命。无奈之下,一家人躲在太行山的深山腹地之中。亲人的惨死,生活的困苦使得他早早加入了当地的儿童团、民兵连,积极为村里的抗日组织、驻村八路军站岗、放哨,到战场运粮、抬担架。太行山区抗日组织、八路军英勇抗敌的情形深深地印在小爱公的心里。

  1942年10月10日,左权将军遗体下葬,当时身为儿童团团员的杨爱公参加了安葬仪式,群情悲痛和激愤的场景激荡着他幼小的心灵。“当时大家都很悲愤,我记得当时有个首长站在那个高坡上,对着大家讲话,当时没有扩音器,但是上千人的队伍都听得一清二楚。”老人回忆着当时的场面。由于自家有两亩祖上传下来的土地,正好在墓区附近。从此,杨爱公只要去地里干活,总要怀着崇敬的心情到墓区里看看、拔草、清除每个墓碑上的落叶和杂物。

  16岁,杨爱公参加民兵连担架队,奋勇作战、勇敢向前,在战场上还幸运地缴获了两杆步枪。解放后,进入村委工作,几十年如一日一心为群众工作。

  时光荏苒,由于村里顽皮的孩子常去墓区玩闹,墓区内栽种的一些树时常被毁,有的村民在墓区附近的地里沤粪,烧秸秆,使得墓区存在着严重的火灾隐患。1989年,村里决定确定一名村干部义务把墓区管理起来。与墓区有着深厚感情的杨爱公主动请缨接下了这项工作,从此管理墓区、保护墓区就成了他的额外工作。

  7月6日,记者从涉县县城赶往晋冀鲁豫抗日殉国烈士公墓。杨爱公此时早已来到墓区,“别看这里偏僻,每天都有许多人来,都是像你们这样开着小车来的。”老人身材清瘦,但精神矍铄。“每天晚上九点左右我都要上来转上一圈,一是防火,二就是清捡一下游客留下的垃圾。”

  走进大山,呈现在记者面前的整个墓区幽静之中透着整洁,这个占地面积14.5万平方米的公墓区,背靠莲花山,面向清漳河,共有4个纪念区。

  左权将军墓,位居烈士公墓中心,平地筑台,雕石拱券,前砌石阶,颇为典雅。墓地成纵向布局,为4层结构。第一层为荷花池,第二层为左权将军纪念塔,第三层为左权将军墓,第四层为左权将军碑志。

  烈士公墓右侧,名为虎沙,是朝鲜义勇军领导人石正、陈光华烈士墓地。

  烈士公墓左侧,名为龙沙,是冀南银行首任行长高捷成烈士墓地和第二任行长赖勤及范熙同夫妇墓地。

  烈士公墓前侧,是范筑先将军和杨裕民先生的墓地。

  烈士公墓后侧,则是《新华日报》社社长何云、中共中央局政权工作部秘书张衡宇烈士的墓地。

  一趟墓区整个转下来大约需时30分钟,这是杨爱公每日的工作。每天的清晨和傍晚他就会出现在这片寂静的墓区,清晨是清扫、修剪。傍晚是巡视有无火灾隐患,几千个日子就在这简单的重复中一晃而逝,杨爱公这墓一守就是18年。

  -忠诚守墓志 情动后来人

  虽说管理墓区、保护墓区是杨爱公的分外事,但他却当成了每天最重要的事。除了每天去巡查、管护,到了清明、"十一"祭奠的时日和三夏、三秋的农忙时节,以及学生们放了暑假,他都要到墓区的工作室住上一段时间,防止墓区发生火灾,树木被损。

  "我脾气暴,见着有人搞破坏就连讲理带骂人。"老人嘿嘿笑着。村民张某看到墓区草长得丰茂,墓前还有水池,就把羊赶到这里。看到羊连吃带拉,弄得墓碑周围一片狼藉,他气得连赶羊带骂人。他气势汹汹的样子吓得张某再也不敢去了。他的厉害劲儿也在村里出了名。

  墓区内树多草茂又极易着火,为了制止村民沤粪、烧秸秆,杨爱公也得罪了不少人。"时间长了,他们也就理解了。"老人说,村民王某的地就在墓区内,还紧挨着左权将军的墓。有次王某在地里烧玉米秆,杨爱公去制止,王某当时很不理解,争吵了一番。为此,还与老人有半年见了面还气呼呼的。

  在他的看护下,墓区从来没有发生火灾,墓区里的一草一木枝繁叶茂,一土一石平整如一。随着时间的推移,村民们都理解了杨爱公的苦心,也忙着和他一起来保护墓区。

  "原来从没见韩国人来过,这些年他们每年都要来两三趟呢。"石门村的村民们说。在老人的家中现在还保留着一批珍贵的相片。这些相片的来历让老人自豪,照片中是一批来自韩国的祭拜访问团成员与老人的合影。"当时也没有上心,心想人家可能是为了感谢我留一个纪念吧,没想到过了几年他们又来了,还给我带来了一大兜的照片。"老人的话语中有些欣慰。

  是呀,这批珍贵相片的一照一赠,相隔数年。但是这个时间的差距,更是对老人多年来忠诚守墓行为的一种褒奖,这一照一赠的行为也表明了这些国际友人对老人多年来精心守墓的感激和敬佩。"他们对咱好,咱还能对他们赖吗?作为一个平头老百姓,咱又没有什么礼品能够送,咱就是好好看墓。"

  2005年清明节时,朝鲜义勇军石正烈士亲属祭拜访问团与左权将军女儿左太北夫妇一同来祭扫,他们看到保存完好的烈士墓、新建的朝鲜义勇军烈士纪念馆和优美的环境,还有杨爱公老人专门看守,非常感动。从此,韩国人和外地的游客来这里的一年比一年多。

  随着年岁的增加,杨爱公的身体已大不如从前。他已对后事作了安排:假如哪一天自己走了,将由大儿子继续将墓区守护下去……本报驻邯郸记者 陈正 文/图

热点推送 更多>>

剪纸作为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一直被广泛传承。


近日,学校陆续传来佳音,《工笔画介绍》《透过堂号看家风》《中国古桥介绍》《木贴画作品教学》等四门课程被上海电视台“金色学堂”频道录用,先后在16频道播出。《寻味仓城——品米糕 寻漕运》《松江布与二十四节气》两门课程在2021年上海社区教育优秀微课评选中分别荣获一、二等奖。


为进一步深化社区教育区域联动,加强社区学校之间交流互动,4月3日周四上午9:00,在斜土社区学校4楼教室,斜土社区学校、龙华社区学校组织全体专职教师开展校际交流学习活动。


每周四清洁家园。

为了进一步提高社区青少年对新型毒品的认识及预防意识。8月15日,田林十一村居民区邀请街道禁毒办的杨警官在田林十一村活动室开展禁毒知识宣传会,社区青少年二十几人参与。

时间飞逝,为期四周的漫步天平悦行走活动就告一段落了,参加活动的每一位同学都收获满满,

大伏天,夏日炎炎,桃源村睦邻点气氛热烈。

为丰富辖区青少年的暑期生活,拉近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7月27日,莱顿社区联合社区学校在同舟职校开展了“手把手做西点”亲子烘焙活动。


为了通过形式新颖、寓教于乐、趣味性强的活动来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7月26日上午,莱顿学习点开展了“世界多奇妙”科普电影活动。


6月18日下午,由九亭镇老年协会主办,九亭镇成人学校、九亭镇文体所共同协办的九亭镇社区教育十年展演在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行。

      6月15日下午,由九亭镇老年协会主办,九亭镇成人学校、九亭镇文体所共同协办的九亭镇第三届老年舞蹈展演在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热烈举行。

6月15日,伴随着夏季的微热,一月一度的为民服务日在莱顿拉开了序幕。早上8点,小区志愿者们如约来到了活动地点,早早的为即将开始的志愿者活动做起了充分准备。


访问人数 :
联系电话:021-64837223
时       间:上午8:30-11:30;下午1:00-4:30(工作日)
地       址:上海市徐汇区钦州南路500号5楼
邮       编:200135
上海远程老年大学
2016 ©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520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