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学习网 上海老年人学习网
今天是2025年09月11日,上海:
首页 > 信息中心 > 信息详细
音乐与和谐
2007年04月01日 来源:上海老年大学校报 浏览次数:50
     “和谐”二字,在音乐和绘画中体现得最为形象、具体和生动。人们不仅广泛而经常地将音乐范畴的述语为主题、主旋律、节奏,协和、交响、音调等运用于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而且,一首成功的乐曲或歌曲,可以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而经久不衰。
    我国有十三亿人口,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的比例越来越大,老年人的状况如何,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与稳定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我出身于音乐世家,从小酷爱音乐,酷爱二胡,在解放军总政歌舞团从事专业音乐工作数十年,退休回到上海能有幸成为上海老年大学的二胡教师,为老年事业作贡献感到非常高兴。二胡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佼佼者,它不仅音色柔美动听,而且表现力丰富。极善于抒发和张扬人们内心世界的情感。深受人们喜爱。然而,由于二胡构造独特,加上传统的基础奏法中还存在一些不科学、不规范的地方和随意性,给学习二胡造成了诸多困难,初学者在音准,音色、音质、力度变化和技巧上普遍感到难以控制好。为了能让广大二胡爱好者将手中的这把二胡拉得更好听,我将数十年所积累的演奏经验加以总结出来,以老、中、青年(即成年人)为主要对象,以总则:生理机能与力学原理之尽可能有机统一(功能Function)+形状与表现之尽可能有机统一(形态Image)=快速入门(成功Succeed)(缩写“FIS”)为理念,编著成《FIS新概念二胡快速入门》教材,并已由北京同心出版社正式出版,八千册印数不到一年就全部售完,并已再版。本书已得到了市场的考验和认可。这是我作为一名音乐工作者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作出的贡献,为此,我感到无比喜悦。
    上海老年大学二胡班还在不断发展之中,老年人通过学习二胡所获得的益处以及对家庭和社会的作用,我已在上海老年大学建校20周年论文集和征文集的两篇文章中作了叙述。在这里我补充要讲的是针对老年人学二胡,教师在教学进程内容中如何把握好“度”。如前面所讲,由于二胡的独特构造,使得演奏二胡时没有任何依靠,全要靠双手加以控制。因此,对于指的要求比演奏其他乐器突出。在老年人中,一般来讲,60岁以前手指柔软度相比之下还比较好,女性比男性更好些,不考虑其它因素,单从手指条件考虑,这些老年二胡初学者如能坚持按照我们的“新概念二胡基础演奏法”要求并且苦练的话,二胡是可以学得比较像样的。60岁以后,除少数外,大部分随着年龄的增长,手指会越来越发硬,这是自然现象。然而,在每个二胡班内,通常60岁以上的老年初学者总是占大多数。所以,我充分考虑到这些老年初学者的实际情况,以他们为基础制订教学内容和计划。如果一旦班中年轻一些的学员增多,则会相应增加个别曲目的难度。因此,我在教学计划的最后总是写上一条:“以上,将根据课堂实际情况会有所调整”,以便灵活应对实际情况。有一个二胡提高班,班中70岁以上的老年初学者占大多数(还有一位86岁),这些学员的手指状况大多明显发硬,虽然他们练二胡很认真刻苦,可是,一旦乐曲稍有些难度,他们却达不到要求,可看到有的学员练出来后,显出痛苦的神情。针对这种情况,我鼓励他们将已学过的、通过练习能够演奏下来的好听的民歌曲目列个菜单平时经常练,反复练。通过这种方法,现在这个班的学员已成功地多次接待了多个外国参观团。事后,他们的无限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是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实现了音乐与和谐的互动。所以教学内容和进度一定要符合老年人的实际,如果老年学员压力过大,练琴练得很痛苦,那么这就违背了老年教育的教学宗旨,产生不和谐的事与愿违的效果是学员和教师都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我坚持一条,即“跳一跳,可以把果子摘下来”的教学原则,而对于那些广大老年二胡初学者“跳几跳都摘不下果子”来的乐曲,我坚持不教。难度适当,旋律优美动听,熟悉的中、外名歌名曲(包括民歌,影视歌曲和初级二胡独奏曲)最适合广大老年二胡初学者学习和演奏。总之,要让广大老年二胡初学者学得轻松,愉快。
    通过手中的二胡奏出优美的旋律,促进自身内心世界的“和谐”进而促进外部世界的“和谐”。老年教育事业是新生物,我将在老年二胡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朝着上海老年大学要“力争成为深受老年人欢迎的、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在国内国际有一定影响的综合性老年大学”的办学目标,作出更多贡献。
                       (二胡班教师 张敬文)
 
 
热点推送 更多>>

   线上线下同步创新意  体验智慧生活

老年教育数字化转型  智能知识科普


洞泾社区学校根据老年人面临的数字困境和日常生活需要,通过线上线下课程相融,开设“智能手机的应用”、智慧生活等系列课程和培训,有力帮助了老年人告别“数字恐慌”,让老年人更好地跟上时代、享受数字红利。


强海祥老师是一名中共党员,囯家二级演奏员,2012年从江西采茶剧团退休后回沪定居。退休后的他,热心公益事业,参加各类团队活动,甘当志愿者,发挥余热,默默无闻地实现着他的人生价值。

12月14日下午,“悦读泗界”项目实施研讨会在学校207会议室召开。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王玲、泗泾成校校长侯爱萍、副校长占克明以及部分社区(老年)教育教师参加会议。

为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和城市发展,提升文化素养,新虹街道特开展“行走修身 文明实践”人文行走系列活动。告别城市的喧嚣,行走于美丽的乡村,换一种角度感受城市的发展,国家的强盛;去赏阅万千书卷,让思想飞跃空中,品味人生,沐浴文化;走进剧院,去感受美轮美奂之所演绎的精彩绝伦,与美好相遇,与艺术相聚。


营造校园朗朗读书声

              体验班先入“微信读书”


如何教育第三代,如何和第三代有效沟通,一直都是困扰广大爷爷、奶奶们的烦恼之处。为此,在长桥街道及长桥社区学校的指导下,汇澜园居委,组织小区居民共同观看了《乐学大讲堂》的讲座直播,现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张民生研究员,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生动的讲座。


3月15日下午14:00,湖南街道16个居委学习点、以及敬老院、邻里会分别在各自的活动室登录“上海老年人学习网”首页在线点击收看了上海远程老年大学首场《乐学大讲堂》直播——《谈谈第三代教育》。

今年2月28日,国务院公开印发了《“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现摘录其中的第八章第一节,关于“发展老年教育”的论述,供广大师生学习、了解。

安亭镇社区学校报道,4月6日上午,由安亭镇学习型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共同组织策划的“书香双城·共享学悦”读书月开幕式活动准备会,在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社区教育中心顺利举行。
访问人数 :
联系电话:021-64837223
时       间:上午8:30-11:30;下午1:00-4:30(工作日)
地       址:上海市徐汇区钦州南路500号5楼
邮       编:200135
上海远程老年大学
2016 ©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520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