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也是追梦人”
——2021年闵行区第十六届老年教育艺术节圆满闭幕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闵行区老年教育以舞蹈、戏剧、合唱、朗诵等多元形式讴歌百年辉煌,展示老年艺术教育丰硕成果。2021年10月22日下午,以“我们也是追梦人”为主题的闵行区第十六届老年教育艺术节闭幕式于在闵行区浦江影剧院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闵行区教育局主办;浦江镇人民政府、闵行区社区学院承办;中国银行上海市闵行支行、百姓网·花样老年大学协办。
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和嘉宾是:上海市老年教育工作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李学红、上海市老年教育工作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张社、上海市老年教育协会会长 熊仿杰、上海市老年教育协会副会长戴菊生、上海市老年教育艺术指导中心副主任黄瑞珍、上海市教委终身教育处韩保磊、闵行区教育局副局长马秀明、闵行区委老干部局一级调研员陆瑾、闵行区文联主席陈志强、浦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徐颖峰、浦江镇党委副书记宋梅虹、浦江镇副镇长王喆、中国银行上海市闵行支行党委委员、副行长仲培凌、中国银行上海市闵行支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钟宏峰、以及闵行区民政局、闵行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闵行区老龄事业发展中心、中国银行闵行支行、花样老年大学、浦江镇文体中心、浦江镇社事办、老龄办、上海戏剧学院、闵行区老年教育工作小组办公室、区老干部大学、区社区学院、区成教二中心等单位和部门领导,以及区老年大学和各街镇老年学校校长。
本次闭幕式活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外场的“银龄心.视.觉”优秀作品展,凸显了浓厚的浦江本土“海派乡土文化”特色,将农耕文化传承与创新进行了充分的展现。镇老年学校和老龄办整合资源,汇聚了近年来浦江镇教育、文化、体验(ECE)三大主题下的老年教育优秀文创作品成果。非遗手作、老布文创、沪谚文创、农家技艺新创等一批形态多姿、品种多样、创意多变的文创品,融合现场的老年书画摄影展,承载了满满的乡愁记忆,饱含了对幸福生活的盈盈期盼和对未来梦想的无限追求。
内场是丰富多彩的各街镇优秀老年节目展示。动感十足的华漕镇老年学校的《心声》舞蹈,拉开了舞台展示活动的序幕。通过致敬、传承、追梦三个节目篇章,分别由老红军的回忆、颛桥非遗剪纸的坚守、莘庄健身奶奶的追梦,其间穿插了时装舞剧《曙光》,独幕话剧《军礼》,舞蹈《戏塑人生》,戏曲《老土布新山歌》,情影剧《绽放》等各街镇优秀节目的表演,用多姿多彩的艺术形式,向大家呈现了一个精彩纷层的视觉盛宴。
活动中,对在本届艺术节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学校和单位颁发了“优秀组织奖”;对于18位“中行杯”老年教育“最美教师”、“最具人气奖”获得者进行了表彰。今年6月,本届艺术节在中国银行上海市闵行支行的支持下,举办了首届“中行杯”闵行区老年教育“最美教师”评选活动,吸引了近15万人的关注与投票,最终产生了5位最具人气奖教师。
浦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徐颖峰致欢迎词。浦江镇老年教育本着“让每一个学习者快乐加一点”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了“ECE教育模式”,整合“五大资源”、 拓展“三大主题” 、打造“一廊五点”读书矩阵等工作实践和品牌特色,不断推进浦江镇的老年教育事业正朝着规范、共享、优质的方向发展,共同打造“15分钟公共文体服务圈和社区教育服务圈”。
闵行区教育局副局长马秀明在讲话中对于闵行区老年教育十三五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于2020年以来,疫情常态化下闵行区老年教育整合资源、创新工作模式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同时指出,“十四五”期间,闵行区老年教育工作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积极应对闵行区老龄人口快速攀升、高龄化趋势明显,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快速增长的教育挑战。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用艺术语言感知历史百年,用精彩活动展示美好生活,本届老年教育艺术节通过极具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的舞台表现形式,充分展示了一年来老年教育的丰硕成果,也让更多老年群体和社会组织了解、知晓、参与老年教育工作,并通过传承、坚守、追梦,让每一个老年人在党的光辉照耀下,幸福生活,学习梦想开花结果。
闵行区老年教育小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