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转眼来到了三伏天,7月15日是初伏。在上一篇推文:《三伏天(上篇)——三伏天与冬病夏治》中,我们一起认识了三伏天和冬病夏治。未必每个人都有冬病需要夏治,但所有人都会经历三伏天。“三伏天”与“养身保健”紧密相连,食补养生就属于中医保健的范畴。与服药相比,大多数人更愿意选择食补,其优点不仅是简单、便捷、便宜,对身体更是没有伤害性。食补一定要注意季节,有所宜,有所忌。在三伏里该如何饮食才能将身体调理到最佳状态呢?特为大家总结了三个“三”。接下来,我们一同来详细了解!
【三个平安瓜】
1、苦瓜:强解暑
三伏炎热,心火旺盛,而苦瓜性甘苦寒,能够清热解毒、散热降温,同时促进消化、增强食欲。
或许您不喜欢苦瓜的味道,但这一点苦味对我们的健康可是大有甜头,强烈推荐您在夏季餐单中加入苦瓜,凉拌、小炒、煲汤任君选择。
2、丝瓜:平痰喘
天气炎热时,人体大量出汗,体内的钾元素也会随之流失。每100克丝瓜中含有约100毫克的钾,食用丝瓜可以帮助补钾,补充钾元素可维持身体正常的代谢和生理功能。
从中医角度看,丝瓜还具有祛风化痰的功效。若您出现痰喘咳嗽、热病烦渴等症状,不妨试试食用丝瓜来辅助食疗。
3、冬瓜:促康健
冬瓜具有清热解暑的功效,且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微量元素和丰富的膳食纤维,有降血脂,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功效,同时能够调节人体的代谢平衡。由于不含脂肪且含糖量较低,对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人群来说,是个相当不错的选择。
【三个滋补肉】
1、黄鳝:除风湿
三伏天至,鳝鱼肥壮味美,古有“小暑黄鳝赛人参”的说法。黄鳝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另外,夏季是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缓解期,吃黄鳝也能起到冬病夏治的作用。
2、鸭肉:消水肿
鸭属水禽,生长在水边,肉味甘微咸,性偏凉。根据中医热者寒之的原则,特别适合苦夏、上火、体内生热者食用。但不建议大家选择油腻的烤鸭或啤酒鸭等,鸭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做成鸭汤最佳,营养价值高且口味清淡。
3、虾肉:利消化
“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的另一位选手您可能想不到,那就是虾肉。虾肉同时还含有丰富的钙、镁、碘、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三伏天里食欲不振,吃虾肉不仅可以补充营养,还能起到健胃消食的作用。
【三个消暑果】
1、桃子:解烦渴
桃子具有生津止渴、润肠通便、解劳热、解烦渴的功效。桃中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果酸,以及钙、磷等无机盐,可以补充夏季汗液流失掉的无机盐。
2、山竹:解燥热
山竹性凉,能消除人体内积存的暑热,有降燥、清凉解热的作用。山竹的果皮或外皮不但具备抗氧化能力,也有助于增进免疫系统健康。富含的膳食纤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肠胃消化。
3、酸梅:促生津
酸梅汤中含有丰富的酸性物质,可以刺激唾液分泌,缓解口干舌燥的症状。同时有健脾开胃的作用,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强脾胃功能,改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症状,是炎热夏季不可多得的保健饮品。
高温炎热,让人失去食欲的同时也没有了烹饪的意愿,故一日三餐容易随意应付了事。长此以往,营养不良是一方面,看似方便省事的外卖快餐,其中的高热量低营养更是不可取。请大家坚持“天热更要好好吃饭”这一观念,顺应时节合理饮食,对五脏六腑、经络气血等方面都大有益处。愿大家都能安度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