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只有仅仅6平方的文化中心舞台,一支却有十一个人组成的老克勒乐队,一台更有7名国家一级演员同台演绎的盛况,开启了徜徉在《世界名曲》的音乐之旅。从多瑙河畔的田园诗画《蓝色的多瑙河》,到舞蹈具有音乐灵魂的《天鹅湖》组曲;从充满欢乐与凄婉悲伤的《卡门》序曲,到一幕幕冰上芭蕾舞的《溜冰圆舞曲》;从上海交响乐团原著名指挥家 黄贻钧在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创作的《花好月圆》,到上海音乐学院何占豪、陈刚的《梁祝》;名家演绎并加以深入浅出的诠释解读,展示世界名曲醇美内涵和佳妙的创作意境。
11月13日上午,湖南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五楼小剧场人声鼎沸,不少市民纷纷远道而来,缘于对音乐的喜爱而相聚在一起。时钟走向十点,一首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保留的曲目小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曲目《蓝色多瑙河》奏响了社区名家大讲坛《世界名曲赏析会》的舞台,飞进了寻常百姓的心中。现场气氛随着音乐时而充满欢乐,时而凄婉悲伤。在大提琴独奏《天鹅》演奏完后,乐队名家现场与观众答题互动,一位幸运的观众当场获得了《世界名曲》CD纪念品以及与国家一级演奏员、原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首席小提琴家周宏德老师合影的机会。众所周知,《赛马》是一首著名的二胡曲,国家一级演奏员, 原上海广播交响乐团首席小提琴家凌安安先生用小提琴惟妙惟肖地模仿了马啸,赢得了现场热烈地掌声。在观众的阵阵喝彩中,乐队最后又进行了答谢表演,名家邀请现场的观众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共同起舞。整场演出在铿锵有力的《拉德斯基进行曲》和着掌声中完美落下了帷幕。在场的许多观众仍不愿离去,争着和这些名家合照留念。
一首首饱含情感的世界名曲化作一缕清风,轻轻抚摸着观众纯净的心灵久久难以散去,整整影响了几个世纪的《世界之名曲》,通过现场演奏家如痴如醉的精彩演绎,耳熟能祥、脍炙人口熟悉唯美的旋律,如干古传颂的《梁祝》化蝶翩翩起舞,飞出窗外拨动着街道两旁的梧桐树叶,穿越在永不拓宽历史文化名街武康路,停留在幢幢风格各异的老房子屋檐下,娓娓道来讲述着鲜为人知的背后故事。市民与名家携手如同温馨的家庭派对,普通百姓的平凡梦想化为眼前的真情,点燃了文化工作者追求理想的新希望。“当下,我们缺失的就是老克勒乐队前辈们对艺术精益求精,对社会乐于奉献的精神,我们仍然怀念他们当年在舞台上驰骋的精彩情景,今天他们同样肩负着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您是从事文化工作者的楷模!”许多观众观摩后纷纷感慨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