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明街道独居老人结对关爱工作站,这是一个战斗的集体、心怀关爱的集体,
作为街道工作的一个亮点,他们为了使本辖区内的独居老人更好地了解社会、融入社会、享受生活,帮助他们消除寂寞孤独,树立一个乐观向上的健康心,从细节入手,送关爱于日常的细微之处,赢得了老人们的赞赏,被浦东新区老龄委授予2006年度独居老人结对关爱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助老帮读,送上精神慰籍
五星助老活动是东明路街道的首创和特色,如何在此基础上再提高服务质量和内容,让独居老人更深切地感受到改革带来成果,使和谐东明的氛围更加浓厚,助老帮读的活动开展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年初这一设想提出来后,工作站专门召开了关爱员会议,就助老帮读的活动开展作了宣传布置,并倾听了关爱员的想法,了解情况,讨论推进的办法。本辖区内现有独居老人近800人,经初步谈心了解,有一定文化需求兴趣的老人大约占10%,再结合关爱员目前的实际情况,先期在此10%的基础上再挑选10%作为试读对象。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为了做到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为此他们连续好几次组织了关爱员开会讨论学习:(一)思想认识的提高。让全体关爱员认识和明确到助老帮读活动的目的意义,在社会中体现东明街道的形象,宣传东明街道和谐东明的理念,为形成人人关心爱护老人、尊老爱老的祥和氛围添砖加瓦。通过对街道特色工作“五星平安报告制度”的进一步深化,使社区的独居老人们能充分享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怀,同时也使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内涵得到充实和提高。(二)书籍的选取。书籍的选取和文章的内容要适合各个不同老人的兴趣和要求,经了解有的老人对自然科学有兴趣,有的老人对食谱和养身感兴趣,还有的老人喜欢文学和诗歌等等,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及时向街道图书馆作了反馈,在图书馆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全部解决。(三)朗读的训练。为了使老人在读书中得到充分享受,我们要求关爱员在朗读时注意语调语速,音亮的控制,吐字清晰,还要求在会上进行试读交流,然后大家共同讨论。这对年已四五十岁,离开学校几十年的关爱员来说也确实不容易,然而他们通过学习提高了认识,思想上树立起了服务意识到位、服务质量到位、服务内容到位的工作要求以后,克服困难,克服羞涩,终于能将整篇文章顺利读完,从而达到老人能听懂享受,自己有修炼提高。
倾情奉献,细节决定成败
关爱员小徐为了能使帮读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并取得收效,翻箱倒柜,在自己家里众多的书籍中找到了一篇“礼物”的文章,结合春节来临的前夕,用饱含深情的语调,读完了整篇文章,使独居老人管阿婆非常激动,她说:“听了这篇文章感触很深,文章的主人公八十岁生日的那天,满以为子女们会回家一起庆贺,但最终等来的是子女们寄来的贺卡和支票,使老人非常失望。现在我们生活好了,物质上的东西也不缺啥,最需要的就是精神慰籍,年老了就怕孤独和寂寞,子女们都很忙,双休日自己家里又需要照顾,就是来看我坐的时间也不长。他们总以为给我买点吃的穿的就可以了,其实他们不知道我想要他们在我身边多陪陪我。现在好了,政府派关爱员经常来看望我,陪我聊聊天,拉拉家常,现在还能给我读书读报,我真的别提有多高兴了,十分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独居老人的关心,让我们也能享受到改革的成果,赶上好时光了真幸福啊!”一篇文章的朗读,能引发老人那么多的感慨,除了文章写得好,选得好之外,还有小徐对着镜子一遍又一遍练了无数次和充满激情的朗读以后所取得效果,当然最关键的是党的政策好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阳光雨露洒满了老人的心田所致。
82岁高龄的丘老伯,乐观豁达,思维敏捷,老人80岁学吹打,前两年还买了电脑上网看新闻,始终保持与时俱进与时代同步。自小喜爱自然科学的他近来视力有点模糊,这次关爱员小吉给他读了关于养身保健,介绍保持耳聪目明方法和有关食品等方面知识的文章,很对老人的胃口。老人连连说:“这些知识正是我需要的,只有保持耳聪目明才能上电脑,更好地了解外面的信息嘛。”79岁的张老伯喜爱花鸟鱼虫,一生未婚无子女,故有时常会唉声叹气,关爱员小黄读了一篇关于保持乐观笑对人生文章,还跟老人聊了老半天,说过年了我会第一个给您拜年,我会过来陪您老人家聊天,您就把我当女儿吧,说得老人笑脸绽开,合不拢嘴。还有79岁的王阿婆、73岁的李阿婆等等都选读了适合她们需要的文章进行朗读,都收到很好的效果,这些老人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也感谢东明街道派来的关爱员。
持之以恒,加强队伍建设
初次尝试已收到很好效果,这对一个刚获得2005—2006年度浦东新区居家养老服务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的服务社来讲,又是一个极大鼓舞。随着关爱老人工作的步步深入,对关爱员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如何使关爱员的技能和文化素质的提高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目前我们正采取内请外聘志愿者的方式,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自身的条件,开办了老年性常见病的辩识、写作技巧的提高等讲座,以提高队伍综合素质。
(一)请有经验的评估医生上课。针对今年冬季温差变化大,几天之内十几度温差,好似过了一个季节的变化情况,我们及时邀请了有几十年临床经验且有多年老年护理经验的评估医生来为关爱员上课,上课内容为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辩识及季节变化时的易发病的注意事项,着重讲了老年性心力衰竭、老年性高血压、老年性冠心病等。通过上课辅导,关爱员了解了心力衰竭是由心肌收缩力减弱,使心肺体循环淤血导致灌注不足,活动后可引起呼吸困难,有水肿乏力,心绞痛等症状,病症可分为二、三、四级;还对老年性高血压、冠心病等病理都作了描述。还提醒关爱员,春季是疾病传染的高发季节,老人们抵抗能力差,免疫功能底下,疾病往往会趁虚而入。关爱员要做有心人,及时观察、及时发现、及时提醒老人吃药和预防。
(二)请有写作特长的老师授课,提高关爱员写作水平。针对关爱员在写日记和月度小结存在的问题,请有长期教学经验、指导过大学生写论文的老师来授课。分别讲了写日记与小结的要点、写作技巧与范文介绍等等。老师用实例介绍,深入浅出,幽默风趣的上课方式,课间的提问回答、师生互动,使课堂气氛活跃,讨论场面热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通过以上的培训上课,使关爱员对老年人心血管病等常见病有一定的了解,以期在季节变化时能做到及时观察、及时提醒老人吃药和预防;对写日记和小结的要点也进一步掌握。下一步我们还要开展其它课目的培训,使我们的关爱员的技能和文化素质更进一步地提高,更好地为老人服务。
用情关爱,热心排忧解难
东明路街道独居老人有近800名, 上门走访了老人14724人次,9名关爱员在走访中,都详细记录了当天的每位独居老人的身体情况及动态,同时也尽可能地为老人做一些好人好事。如关爱员老吴得知合和苑的老人许规方家的电冰箱坏了,积极帮助联系维修工,使电冰箱及时得到了维修;大年初二,又为张老太帮厨烧菜,使张老太待客时有一桌丰盛的菜肴,解了老人的燃眉之急;关爱员老张年前为王老太整理厨房换纱窗、擦洗脱排油烟机,春节临近时,提早为老人吴老太去市区医院配药,使老人放心过春节,大年初一,还一早先用电话给老人们拜年,使老人们很高兴;关爱员小王听说应老伯头晕不适,立即与居委民政干部一起送老人看病,其间一直陪护老人打吊针、做心电图,还处理了老人的呕吐物,待老人儿子赶到,看到此情景连声说:“太感谢了,没有你们真不知会怎么办” 关爱员小吴为了帮李老太配保温杯内胆寻找了许多商店,由于型号太老,最后打听到周浦老街有,就利用休息天赶到周浦,使老人很感动。关爱员小吉看到周老伯腿脚不便,在与其聊天拉家常时,还帮他打扫了居所,小吉说,老人行动不便,而对我来说这些家务活只是举手之劳事,太平常了。
通过几年走访的过程中,关爱员已与老人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老人们把我们的关爱员看作子女,遇到急事会打电话求助,而我们的关爱员也把老人当作自己的父母,把老人的事情常挂在心间。用我们关爱员的话说:我们能为构建和谐社会作一份贡献感到无上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