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学习网 上海老年人学习网
今天是2025年11月21日,上海:
首页 > 信息中心 > 信息详细
为人类基因研究、国内首家'小鼠医院'在沪建成
2008年03月30日 来源:来源:文汇报 作者:任荃 选稿:崔笑愚 浏览次数:13
这是一家“制造”病人的特殊医院,只是“病人”全都是小鼠。记者昨天从市科委获悉,国内首家“小鼠医院”正式在沪建成。在这里,科学家们将通过“由鼠及人”的方式,解读有关人类生老病死的无穷秘密。

  这座国际先进的“小鼠医院”里,设施一应俱全。它拥有手术室、产房(3969个“床位”)、病房(15183个“床位”)、检验科、病理科、放射科、神经科等多个科室,并配备了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活体影像检测仪、小鼠CT、骨密度检测仪等多种现代化检测仪器。

  “医院”的手术室,可以看作是一座小鼠基因改造工厂。在这里,科研人员可以对小鼠基因组进行各类“手术”———给它“移植”一个人类基因,或精准地从2万多个小鼠基因中“切除”某一个特定基因。然而,“手术”的目的并非治疗,而是让小鼠代替人类患上各种疾病,甚至令其丧失记忆或者吸毒成瘾。就连只会感染人和黑猩猩的乙肝病毒,也能在此“传染”给小鼠,并且代代相传。

  小鼠不通人语,如何“吐露”其“术”后感受?有办法。“小鼠医院”里的“全科医生”将为它们做全身检查。综合各类检测指标,“医生”们将给出一个明确的诊断———“是否生病”和“生了什么病”。此后,成功患病的小鼠将住进“特护病房”生儿育女,供国内外科研人员探寻发病机制,开展新药研究。

  为何偏偏选择小鼠代人受过?"小鼠医院"院长、上海南方模式生物研究中心主任王铸钢教授解释说,小鼠天生就是解读人类"生命天书"的能手。因为它是最小的哺乳动物之一,繁殖和发育速度特别快,远比在大猩猩、猴子等动物身上做实验来得方便。更为重要的是,小鼠在生物进化上与人类非常接近,2002年完成的小鼠基因组测序发现,99%的人类基因都能在小鼠身上找到对应。据了解,我国的小鼠"基因手术"研究始于世纪之交。2000年,上海南方模式生物研究中心在国内率先建立了较大规模的小鼠基因组遗传修饰技术平台。截至目前,中心相继完成了近200种小鼠基因"手术",建立了一系列如肿瘤、白血病、肥胖、心律失常、癫痫、肝炎、血友病、骨质疏松等人类疾病小鼠模型。目前,在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的资助下,"小鼠医院"计划在三年内为国内相关科研机构"生产"150种与人类疾病相关的条件性基因"切除"小鼠模型,为人类基因功能研究、新药开发和疾病发病机制探究提供合适的研究"病例"。

热点推送 更多>>

剪纸作为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一直被广泛传承。


近日,学校陆续传来佳音,《工笔画介绍》《透过堂号看家风》《中国古桥介绍》《木贴画作品教学》等四门课程被上海电视台“金色学堂”频道录用,先后在16频道播出。《寻味仓城——品米糕 寻漕运》《松江布与二十四节气》两门课程在2021年上海社区教育优秀微课评选中分别荣获一、二等奖。


为进一步深化社区教育区域联动,加强社区学校之间交流互动,4月3日周四上午9:00,在斜土社区学校4楼教室,斜土社区学校、龙华社区学校组织全体专职教师开展校际交流学习活动。


每周四清洁家园。

为了进一步提高社区青少年对新型毒品的认识及预防意识。8月15日,田林十一村居民区邀请街道禁毒办的杨警官在田林十一村活动室开展禁毒知识宣传会,社区青少年二十几人参与。

时间飞逝,为期四周的漫步天平悦行走活动就告一段落了,参加活动的每一位同学都收获满满,

大伏天,夏日炎炎,桃源村睦邻点气氛热烈。

为丰富辖区青少年的暑期生活,拉近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7月27日,莱顿社区联合社区学校在同舟职校开展了“手把手做西点”亲子烘焙活动。


为了通过形式新颖、寓教于乐、趣味性强的活动来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7月26日上午,莱顿学习点开展了“世界多奇妙”科普电影活动。


6月18日下午,由九亭镇老年协会主办,九亭镇成人学校、九亭镇文体所共同协办的九亭镇社区教育十年展演在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行。

      6月15日下午,由九亭镇老年协会主办,九亭镇成人学校、九亭镇文体所共同协办的九亭镇第三届老年舞蹈展演在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热烈举行。

6月15日,伴随着夏季的微热,一月一度的为民服务日在莱顿拉开了序幕。早上8点,小区志愿者们如约来到了活动地点,早早的为即将开始的志愿者活动做起了充分准备。


访问人数 :
联系电话:021-64837223
时       间:上午8:30-11:30;下午1:00-4:30(工作日)
地       址:上海市徐汇区钦州南路500号5楼
邮       编:200135
上海远程老年大学
2016 ©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520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