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学习网 上海老年人学习网
今天是2025年09月17日,上海:
首页 > 信息中心 > 信息详细
黄浦区老年大学唱响红歌
2011年10月04日 来源:上海老年大学校报 浏览次数:108
晚霞染红天边,歌声响彻云霄,黄浦区老年大学声乐作品班学期汇报展示歌会正在进行。汇聚在这个教室里的,都是老年大学学员,有年逾八旬,也有刚退休不久,他们坐在这里,继续学习,更新自我,享受阳光,愉悦身心。
这次歌会,老年学员是自己组织、自己表演、自己编排的。正值中国共产党诞生九十周年之际,他们踊跃唱起了红歌,热情抒发了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激情。
从《故园恋》、《共和国之恋》到《祖国之恋》,从《我心属于军旗》、《心中的党旗》、《党啊,亲爱的妈妈》《唱支山歌给党听》到《祖国万岁》,不仅有独唱、有对唱,而且有小组唱、重唱。尽管青丝染上白发,尽管老病不时缠身,可这些老年学员,演唱激情仍然高涨,演唱能量不减当年。声声颂歌中,倾注着对党的热爱,曲曲旋律里,承载着对新生活的热望!
他们的血液里,早已浸透着对党对祖国的深爱之情。现在已八十多岁的老人,他们经历过旧社会深受三座大山压迫的苦难,目睹了中国共产党由弱到强、浴血奋战、从无到有、前赴后继的奋斗历程,感受到建立新中国、翻身做主人的自豪,体会到改革开放生活越来越好的幸福感。他们说,只有红歌才能让我们激情澎湃,让我们发自肺腑去诠释!
他们的身心中,早已融入了对党对祖国的崇敬之心。为什么红歌有这么深厚的基础?因为它唱出了老一代人的心声。现在,最年轻的退休人员,都是在新中国建立后出生的,“红歌”是伴随他们成长的主旋律。从小耳濡目染的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少年放歌的就是“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他们沐浴在党的春风阳光里,传唱“红歌”,就是歌唱自己的新生活,放歌新时代。
他们还唱起了《敖包相会》,寻找激情燃烧的岁月,唱起了《再见了大别山》,回首昔日峥嵘的岁月,唱起了《清晨我们踏上小道》,展望未来美好的岁月……如果你不看到他们的身影,你会觉得那是一些年轻人在唱,如果你远远的聆听,你会觉得那是一些具有专业水平的人在唱……学期汇报展示歌会的时间早已超过了,但老年学员们个个还不肯离去,真是情到深时方为真,夕阳红里唱红歌,就成了历史的自觉!
黄浦区老年大学声乐作品班的老年学员,充满着生命张力、传承着红色经典;饱含着生活激情、高唱心中红歌!
(黄浦区黄老年大学 张荣生 杨幼芬)
热点推送 更多>>

   线上线下同步创新意  体验智慧生活

老年教育数字化转型  智能知识科普


洞泾社区学校根据老年人面临的数字困境和日常生活需要,通过线上线下课程相融,开设“智能手机的应用”、智慧生活等系列课程和培训,有力帮助了老年人告别“数字恐慌”,让老年人更好地跟上时代、享受数字红利。


强海祥老师是一名中共党员,囯家二级演奏员,2012年从江西采茶剧团退休后回沪定居。退休后的他,热心公益事业,参加各类团队活动,甘当志愿者,发挥余热,默默无闻地实现着他的人生价值。

12月14日下午,“悦读泗界”项目实施研讨会在学校207会议室召开。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王玲、泗泾成校校长侯爱萍、副校长占克明以及部分社区(老年)教育教师参加会议。

为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和城市发展,提升文化素养,新虹街道特开展“行走修身 文明实践”人文行走系列活动。告别城市的喧嚣,行走于美丽的乡村,换一种角度感受城市的发展,国家的强盛;去赏阅万千书卷,让思想飞跃空中,品味人生,沐浴文化;走进剧院,去感受美轮美奂之所演绎的精彩绝伦,与美好相遇,与艺术相聚。


营造校园朗朗读书声

              体验班先入“微信读书”


如何教育第三代,如何和第三代有效沟通,一直都是困扰广大爷爷、奶奶们的烦恼之处。为此,在长桥街道及长桥社区学校的指导下,汇澜园居委,组织小区居民共同观看了《乐学大讲堂》的讲座直播,现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张民生研究员,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生动的讲座。


3月15日下午14:00,湖南街道16个居委学习点、以及敬老院、邻里会分别在各自的活动室登录“上海老年人学习网”首页在线点击收看了上海远程老年大学首场《乐学大讲堂》直播——《谈谈第三代教育》。

今年2月28日,国务院公开印发了《“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现摘录其中的第八章第一节,关于“发展老年教育”的论述,供广大师生学习、了解。

安亭镇社区学校报道,4月6日上午,由安亭镇学习型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共同组织策划的“书香双城·共享学悦”读书月开幕式活动准备会,在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社区教育中心顺利举行。
访问人数 :
联系电话:021-64837223
时       间:上午8:30-11:30;下午1:00-4:30(工作日)
地       址:上海市徐汇区钦州南路500号5楼
邮       编:200135
上海远程老年大学
2016 ©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520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