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科普在社区 科普进家庭-探索魅力上海,乐享智慧生活”活动中,我们精选了现场比拼自选项目1项和现场展示2项等三只项目
在上海老年大学书画系花鸟班和胡玉英一起学习花鸟画三年多了,我们感到在晚年的学习生活中遇见她这样的班长是我们的福分,
因为,在胡班长的带领下,我们在这里学习非常开心。
世间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于是就踩出了一条路。天上的路,地上的路,地下的路,水上的路,山中的路,乡下的路,四面八方的路,各式各样的路,编织成一张纵横交错、上下交替的路的网络。
我曾经是个软件工程师,会熟练运用26个英语字母的计算机编程语言和函数,却连最简单的日常英语也不会说,退休后就想系统地学习英语。但是,找了一些学校,课程浅了不想学,深了又跟不上。我很幸运,在上海老年大学寻到了适合自己的课程“新概念英语”,还有喜欢的外语老师——张琴老师。
钢琴伴奏课是一门难度较高的课程,需要学员对歌曲的伴奏进行创作,并在创作过程中把旋律、伴奏、歌词等内容准确地描绘在线谱上,整个过程费时费力。担任我们钢琴伴奏课的游黔生老师不但音乐学术水平高,而且还会用专业的计算机软件“西贝柳斯”进行辅助教学,这个软件的可视性和操作较强,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方便,降低了难度。
2018年的第一个工作日,我挤上了早高峰的地铁一号线,与一群赶着上班的年轻人坐在一起,不约而同地掏出手机,刷屏,刷屏。自从有了手机,几乎所有的公共场所,许多的人演绎着同样的剧目。人人低头刷手机,陶醉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人的情感纠葛在一方薄薄的冰冷的机器上,真的假的,假的真的,全凭对方的理解;虚的实的,实的虚的,全凭对方的感悟。早高峰的车厢里立足都难以维持,不过有了手机,互不相识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却也相安无声。